林业    使用指南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作者信息

专业号:航宇


航宇的最新文章:

    微信关注

     
    关注“林业产业论坛”微信号:linyedawosi
    经济林:为什么一定要关注微信?
     

    文章信息

    经济林 > > 观察 > 正文

    青青的油茶树(连载2 第一章)

    作者:航宇 2011/11/4 8:38:16
    心情:开心日期:2011-11-04 星期五天气:地点:北京

    第一章  古老的油茶焕发出新姿

     

    一望无际的茫茫荒原,魂牵梦绕的青青油茶。

    曾几何时,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对他们世世代代所钟爱的油茶,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和崇拜,冷落和忽视了青青的油茶树。古老的油茶树因失去人们对它的宠爱,让野草和杂树疯狂地侵占了本该属于它们生存的环境和地盘。更加不幸的是,人们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举着闪着寒光的屠刀和利斧,把油茶树砍杀得尸首遍地,一些地方的油茶树遭受了灭顶之灾……

    应该说,青青的油茶树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树种中独树一帜。而拥有2300多年栽培历史的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的佼佼者,更是中国南方百姓心目中的一种神树。可油茶树遭受如此的不幸是因那时它的产量一直很低,亩产只有46公斤的水平。由于油茶的低产而不能给人们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因此也就得不到人们对它的重视和宠爱了。

    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林业科技专家们就已经对油茶如何才能高产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像以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的韩宁林和高继银为主的研究组,对生长在南方这片土地上的油茶树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研究工作,总结出一种叫“油茶芽苗砧嫁接法”的栽培技术,对油茶进行嫁接栽培试验,这项研究成果以举办技术培训班方式向中国14个油茶主产省份进行推广,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在1978年,广东省佛岗县林业局和江苏省林科所又推出了油茶扦插繁育技术,成功营建了油茶扦插苗示范林,实现了扦插与容器基质育苗的有机结合,使二年生扦插容器基质油茶苗根系发达,平均苗高达35cm以上。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也研究出了组培油茶的新技术,实现了油茶良种上山造林……这些科研成果,使油茶由低产向高产方向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可遗憾的是,良种在那个时侯得不到科学的推广应用是历史上油茶产量一直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油茶因此被沦为人们生产中的一种副业或者只是生长在山坡上的一种景观树。

    这是油茶树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中国林业科技专家们不断锐意进取,推陈出新,在完善油茶栽培技术的过程中,他们惊奇地发现,油茶低产的另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自花授粉坐果率很低!也就是说,油茶树是雄花和雌花同株开放,当同一株油茶树的雄花与雌花授粉时,很难结出果实,这就意味着,油茶要达到高产,必须降低或阻隔自花授粉,提高异花授粉的比率。这就要求在油茶栽培措施上,尽最大可能实现多个油茶品种的混栽。科研实践证明,要让油茶高产,必须对油茶树进行人工野生驯化,用不少于5个花期基本一致的优质油茶品种在同一块田地里去混栽,才能大大提高油茶的坐果率,使油茶的亩产比原来提高了几倍甚至是几十倍。当然,油茶作为一个生物物种也有它的适生区域,如果自然条件不适合油茶树生长,再好的栽培技术和再优品种品系也不可能达到丰产和稳产的效果。

    油茶要实现优质高产,良法栽培固然重要,但良种使用更为关键。为此,中国林业科技专家们在老一辈油茶专家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和培育出一大批适合不同区域栽种的优质高产油茶新品种。像湖南省林科院,自1985年以来,选育油茶优良杂交组合、优良家系和无性系新品系480多个。这些油茶品种每亩产油量达到30公斤以上,比油茶自然林增产59倍。像湘林27号、湘林97号等“湘林系列”油茶新品系,表现的更加优秀。还有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的“长林系列”中的长林27号、长林53号、长林59号、长林21号……等18个优良无性系油茶新品种,从推广应用来看,都获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大部分无性系油茶优良新品种所产茶果生产的茶油亩产可以达到50公斤以上,有的甚至更高。同时,江西省林科院选育出的“赣无”等25 个油茶优良无性系在199019911996年分别通过国家级鉴定,其各项经济指标和理化性状均达到和超过全国油茶优良品种评选标准,它们平均亩产茶油达到64.14公斤的先进水平,其中赣石848单产指标达到亩产122.77公斤的产油量,为全国第一。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引种、培育的“苓软”油茶系列新品种,表现的也相当突出。还有湖北、浙江、福建、重庆、广东……等省(市)林科院(所)也相继研究和培育出一系列品质相当不错的适合当地栽培的高产油茶新品种。这些高产油茶新品种极大地满足了中国油茶主产区在荒山荒坡上大面积种植油茶的需求,也对中国油茶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经过几代中国林业科技专家们漫长而艰苦的共同努力,目前基本上解决了中国油茶低产这一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油茶产量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也在不断提升。可是由于政策扶持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在南方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地发展中国油茶产业仍然没有形成。那么,古老而神奇的油茶树,何时才能焕发出它婀娜的新姿呢?

    当跨世纪的钟声渐渐在耳边消失的时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盛世兴林。中国林业又一次迎来它黄金发展期。200511月,中央决定贾治邦同志担任国家林业局局长。作为中国林业新的掌门人,贾治邦同志怀揣着对绿色的追求和梦想,谋划着林业如何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以求得林业事业的更大发展。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论证,并在集全行业之智慧、把握林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他代表国家林业局党组,在2007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响亮提出了“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科学发展”这一新时期中国林业发展的总思路。在细致解读这个思路时,治邦同志说,发展现代林业是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总目标,推进科学发展是总要求。这思路构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发展的核心和主题,也构成了中国现代林业的旗帜和方向。

    2007年咋暖还寒的季节里,对农村工作有着深刻理解和独到研究的贾治邦同志被中央抽调到工作组,专题调研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准备。在这期间,贾治邦同志多次聆听了胡锦涛、温家宝、回良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家粮油安全问题的重要指示和讲话,深刻感受到解决国家粮油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也更加增强了林业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责任和使命。

    在基层调研的那些日子里,贾治邦同志经过对油茶树以及林农们的深入接触和详细了解,逐渐对生长在南方这些省份丘陵和半丘陵地带上的油茶树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他觉得具有非凡利用价值和发展空间的油茶树,完全可以作为林业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去发展,并且在他心里渐渐坚定了要把油茶当作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的想法。这想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他有把一棵树培植成大产业的经历。20多年前名不见经传的陕西苹果,基本上和南方生长的油茶情形一样。那时由于苹果的品种老化,品质不好,又没有引进和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使苹果的产量不高,销路不畅,形不成产业化发展格局。然而短短数年时间,经过对苹果品种的改良换代,不断科学总结完善栽培措施,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提升了经营管理水平,使小小苹果逐渐发展成为陕西的一大特色产业,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也使陕西苹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小小苹果同青青油茶相比,油茶比苹果占有更多优势,那么用10年时间,将遍布在南方山山岭岭的青青油茶也像陕西苹果一样扶持发展起来,必将成为中国的一大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贾治邦同志深知,虽然当今中国的粮食和植物油供给和价格保持相对平稳,但部分产品的进口依存度仍然很高,成本推动的粮油价格上涨压力不断增大,实现粮油长期供求平衡面临着巨大压力。目前,中国进口植物油占国内市场的大部分,并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油料进口大国之一。现在中国的人口越来越多,城镇人口的快速增加,直接推动粮油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更重要的是耕地在不断减少,从2007年的统计数字来看,中国的耕地面积已经降为18.26亿亩,遏制耕地减少的压力相当巨大。加之现在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由吃普通油的习惯逐渐朝吃高档油的方向发展,因此提高农民发展木本粮油生产的积极性刻不容缓。

    同时他还了解到,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豆油进口价格每吨在万元以上,而中国市场上豆油的销售价格却在每吨万元以下,也就是说在中国市场上每销售一吨进口豆油,起码要赔上好几百元的沉痛代价。这样的残酷事实,使中国一些油脂企业面临亏损停产的尴尬局面。据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进口大豆为5480万吨,同原来相比增加了很多,增幅也很大。如此大的进口量和不断增加的亏损额,中国的油脂企业到底还能坚持多久,恐怕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要以为中国这些油脂生产企业的停产距离老百姓的生活无限遥远,它们将直接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可怕后果,那就是粮油荒。到那时候,即使你有钱,有可能也买不到食用油的情况。2008年食用油价格的暴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当时国家为稳定食用油价格,曾实行临时价格干预。随着政府限价,有些食用油企业开始限产甚至停产,高峰时期,中国400多个食用油品牌中,有200多个厂家被迫停产,造成了货架上的食用油大部分缺货或者断货,只要食用油一上架,就会被抢购一空的恐慌局面。

    这样难堪的场面,也曾在日本和前苏联等国家上演过悲壮的一幕。时值20世纪70年代,全球性粮食危机出现时,很多国家都开始禁止粮食出口,作为当时世界上粮食进口最大国家之一的日本,即使愿意掏高价,也几乎买不到一粒粮食。

    据他所知,在日本出现的粮食危机是因为他们的粮食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日本每年的粮食进口高达60%以上。而这样的情形,正是中国食用油市场上面临的现状和挑战。而中国的食用油市场,棕榈油全部来自进口,80%的大豆及其大豆油也要靠进口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粮食的危机(食用油也包括在其中)在全球持续演化,对人类健康发展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维护粮食安全是全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而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大国,对粮油安全问题,当然更为关切了。

    可是一直以来,中国对解决粮油安全所面临的这个重大问题,把目光长期停留在耕地上,对耕地精耕细作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当然,利用好中国现有耕地资源毫不含糊,而且应该把视野从有限的耕地资源向更广阔的国土资源领域拓展。比如说草原,比如说大陆架渔场,再比如林地资源和山地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这几年在研究中国林业的时候,贾治邦同志高兴地看到,中国林业,不仅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承载着维护生态安全的功能,还承载着提供林产品的光荣使命。42.7亿亩林地和耕地一样,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也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还是农民重要的生活保障。但据他了解,在林地和耕地的利用上有着天壤之别,18亿亩耕地的每亩年均产出是686元,而林地每亩年均产出才是可怜巴巴的22元。这样的数字让他看到了林地和耕地之间的差距,同时也让他看到了发展林地产业的广阔前景。特别是有近8亿亩宜林荒山荒地,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发展木本粮油的潜力无比巨大。因为发展木本粮油不仅不占用耕地,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资源来种粮食。

    而事实上,开发木本油料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解决人类食用油严重不足问题的主要渠道。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以橄榄油作为主要食用油,特别是地中海沿岸国家已经实现食用油料木本化,西班牙和希腊等国木本食用油料也占到本国食用油的80%90%

    更何况,油茶是中国得天独厚的植物资源,也是目前唯一可以与橄榄油媲美的木本食用油料。但目前中国年产茶油仅仅是26.65万吨,年人均占有量只有0.2公斤,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橄榄油20公斤的水平,食用油消费结构极不合理。发达国家橄榄油的消费量一般占其植物油总消费量的40%以上,而中国要达到年人均占有量2公斤的标准,中国茶油产量需增加10倍,年缺口达250万吨左右。所以说,中国未来茶油的市场需求将非常旺盛,而且供需矛盾又异常突出。

    特别在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当今,广大群众越来越对健康问题尤为重视,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已经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茶油理所当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保健用油的首选。然而中国又是缺粮少油的人口众多的国家,拥有13亿人口之多的中国大国,年进口植物油占到60%70%之间,已经成为世界上植物油进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因此解决国家粮油安全问题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贾治邦同志经常在不同场合说,发展木本食用油是世界食油生产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是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富山富民的需要;是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培植林业主导产业重要举措。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农民兄弟依法获得山林的经营权以后,如何引导他们发展林业生产,实现生态得保障,农民得实惠的目标,林业部门应该肩负起责任。在国家持续关注和高度重视粮油安全,老百姓对绿色健康粮油需求日益增长的形势下,林业部门应该有所作为,这正是我们发展油茶产业的动力和机遇。

    也是中国林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大革命。

    面对国内外粮油安全这样一种严峻形势,国家林业局党组,站在维护国家粮油安全,保障生态平衡,破解“三农”难题,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高度,并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出发点,积极深入到林区一线,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就如何发展中国林业后续产业这个问题,广泛征求和听取了林业内外老领导、老同志、专家和教授们的意见。局党组经过多次反复研究论证,最终形成共识,一致认为发展油茶产业是服从服务国家大局和民生福祉的要求,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拓宽和延伸;发展油茶产业是改善和保护自然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最有效最长久最顺应民意的产业;倡导和推动油茶产业发展是国家林业局破解“三农“难题的一项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作为“班长”的贾治邦同志,带领着国家林业局这支优秀团队,在发展中国油茶产业伟大进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他们不辞辛劳地三过长江,四下江南,足迹遍布南方油茶产区的山山岭岭,沟沟坎坎;他们面对面地跟油茶树亲密接触,心贴心地替林农们解难帮困,想法设法为林农们种油茶保驾护航,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林农们种油茶的积极性,使林农们在油茶种植领域里“如鱼得水”,旗开得胜。同时局党组成员高举发展中国油茶大旗,竭尽全力地为发展中国油茶产业呐喊助威,使中国古老的油茶树开放出更加绚丽的鲜艳花朵。

     

    这是2008年的120

    贾治邦同志代表国家林业局,并以他个人的名义,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和对党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饱含深情地上书国务院,就发展中国油茶产业,提出五点意见和建议:

    一是设立国家油茶产业发展工程,编制工程规划,安排专项基金,支持中国油茶产业发展。

    二,对从事油茶产业发展的农户和生产大县,研究制定类似国家对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所给予的补贴政策和奖励政策,调动广大农民和主产区的积极性。

    三,建设良种采穗圃和苗木繁育基地,制定年度苗木生产计划,保障种苗供应,同时加强种苗监管,杜绝非良种壮苗上山造林,确保工程建设从高起点上发展。

    四,重点扶持建立一批油茶科技示范基地,加快油茶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进油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五,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必要措施,引导企业参与油茶基地建设,建立“企业 基地 农户”的经营模式,以点带面,促进产业化经营。

    中国现代林业建设的开拓者和决策者们,将凝结着智慧和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口众多大国粮油安全问题的信函,沉甸甸地摆在了亲民爱民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的办公桌上。2008122,仅仅隔了两天时间,家宝总理便在治邦同志递呈的信函上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家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做出规划,并研究相应措施。123,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在同一信函上也做出重要批示,要求贾治邦同志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同志认真落实家宝总理批示要求,科学制定规划,提出促进发展举措。

    作为分管大农口的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更是亲力而行,亲自推动了中国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亲自听取国家林业局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工作汇报,亲自协调解决油茶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在百忙之中,亲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广泛听取油茶主产区发展油茶产业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实际困难,肯定了近年来发展中国油茶产业所取得的伟大成果,明确提出了具体要求和长远目标;而且利用会议间隙,深入到油茶种植基地,同油茶种植户屈膝谈心,了解油茶种植的实际情况,共同谋划中国油茶产业发展大计,旗帜鲜明地倡导和发展了中国油茶产业事业。

    从此,共和国的决策者们所领唱的中国油茶产业发展凯歌,迅速回响在祖国南方丘陵和半丘陵这片古老而沉寂了若干年的红壤土地上。

    中国拥有14个省(市)642个县油茶主产区像拥有无数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哪里的一个个油茶乡油茶县油茶市如同一颗颗闪闪放光的璀璨明珠,在祖国南方的荒山秃岭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数以万计前仆后继、勤劳奋战的干部群众,以及夜以继日挑灯夜战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去攀登中国油茶高产科技高峰、然后再呕心沥血地把高产油茶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林业科研技术人员们,以极大的热情和梦幻般的心灵共同铸就中国油茶产业发展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

    如今中国14个省(市)642个县的油茶主产区,正重振油茶雄风,以维护国家粮油安全,保障生态平衡,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为重任,掀起了声势浩大种植高产油茶林的浪潮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我们汹涌而来。

    为此,国家林业局紧紧抓住这一难能可贵的机遇,高昂地扬起了发展中国油茶产业的理想风帆,正劈波斩浪地向前航行。并积极协调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共同发展中国油茶产业。财政部在资金上给予极大支持;国家发改委出台扶持政策,向油茶产业倾斜;国家开发银行,加大对发展油茶产业资金的发放力度……

    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分别在油茶大省湖南和江西举行。会议从根本上解决了油茶主产区发展油茶产业中的认识和种苗质量问题,从而拉开了发展油茶产业的序幕,奏响了发展中国油茶产业的嘹亮凯歌。

    2009年和201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连续两年将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写入中央1号文件,突显其利国利民、平衡生态和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

    200910月,《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得到国务院批准实施。这是可以载入中国林业发展史册的华丽篇章,也是中国油茶产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更是中国人口众多大国解决粮油安全问题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唱支颂歌吧!献给青青的油茶树。
     

    更多链接:

    阅读 13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运营:经济林网

    京ICP备05067984号-24

    基于 E-file 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