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使用指南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作者信息

专业号:李明辉


李明辉的最新文章:

    微信关注

     
    关注“林业产业论坛”微信号:linyedawosi
    经济林:为什么一定要关注微信?
     

    文章信息

    经济林 > 观点评论 > 历史评论 > 正文

    绿色十堰吹响创森冲锋号

    媒体:十堰市住建网  作者:十堰市住建网
    专业号:新闻资讯 2013/11/15 6:50:18

     

    ——十堰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巡礼 

       十堰,地处秦巴 山区,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地理分界线,更是抗御北方风沙南下东移、遏制西南酸雨北上东进的重要地区。六千万年前,恐龙在这里繁衍生息;一百万年前,“郧县 人”在这里弹奏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响曲。悠悠汉江逶迤而来,碧波荡漾;巍巍武当雄浑壮阔,亘古无双。从“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卡车之都一路向前,穿行在 层层叠叠的绿韵之间,一城森林环碧水,四周青翠绕绿城 

       近年来,十堰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着力实施综合治理,巩固强化生态优势。201314日,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嘹亮的创森冲锋号由此吹响。 

       历史担当 再造秀美山川

       历史上的十堰有着“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林广阔,森林茂密。然而,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因为种种原因,十堰境内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到197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降到了31.26%的历史最低,十堰人民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面对困境,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始了大规模消灭荒山、绿化十堰的攻坚战,使全市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进入新世纪,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全力构建中国南北生态屏障,这是国家赋予十堰市的神圣职责,也是十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方向。

       2002年,十堰提出生态立市战略,随后,生态建设的鼓点敲击得愈发紧密,催人奋进。

       2004年,市委、市政府又出台《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将工作重点向林业发展倾斜,成效显著。

       2012年,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逐步提高,“一核多支点”发展战略的确立,将森林覆盖率作为硬性考核指标,进一步强化了生态建设的重要地位。

       

       2013年,绿色理想不断升华。十堰市委、市政府又提出“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理念,开始建设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致力将十堰打造成享誉中国乃至世界的“绿谷”。

       立足山水优势,巧做山水文章。十堰,以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为依托,以天然林保护工程全覆盖为契机,以提高生态防护能力为重点,不断提升生态承载能力。退耕还林,兴修水利,润泽秦巴。目前,已完成退耕还林面积近150万亩,汉江防护林建设工程已成为调水源头亮丽的风景线,赛武当、堵河源、十八里长峡等8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犹如一颗颗绿色翡翠镶嵌在秦巴大地。竹房城镇带、汉江生态经济带,骨干路网、河流水系生态湿地等多条生态廊道建设,让城市乡村交融汇聚,森林景观美不胜收。

       通过全面实施全市900多条河流整治工程,标准化水系网络建立。将原本生态脆弱的神定河、泗河、犟河、剑河、官山河五条水系进行生态治理,现在它们已变成宽广亮丽的河道,四周是芳草萋萋的人工湿地。“河道是景点,河岸是公园”的河流生态美景渐渐呈现。

       全面启动绿色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以农村能源建设为主题,兴建四位一体的沼气池8万余口,改建省柴灶50多万口,使30万亩山林免遭砍伐,有效涵养水源3000万亩。措施给力,山川秀美。十堰森林覆盖率由1975年的 31.26%增长至目前的54.84%,森林面积达1948万亩,居全省市州首位,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位居全国园林城市第二,绿地率位居全国园林城市第三,汉江干流十堰段、丹江口水库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II类标准,1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7天……

       林城和谐 构建绿色家园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坐拥武当,山城十堰自然而然地把绿与城相融合。漫步车城十堰,处处绿意盎然。灵山秀水环抱,四季景色迷人。以人为本,以绿色为主题,十堰全力打造 “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素共生空间。无论是在繁华闹市,还是在静谧的小区,城市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无不让人领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广泛动员全市人 民参与绿化美化建设,启动森林进城工程,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不论是新城开发,还是旧城改造,十堰的建设者见缝插绿,在不断完善建设牛头山国家森林 公园、四方山植物园、源园、双艳园、中华名人园、寓言雕塑园、百二河绿色长廊等景观的基础上,又在东部新城建成了面积均超过1万平方米的和园、京津园,使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3.6%,居民人均占有绿地面积达到10.6平方米,领先于全省、全国水平。

       协调配置道路林 荫系统,注重道路绿化植物造型、色彩、层次合理搭配,一街一风格、一路一特色。人民路上的香樟,柳林路上的杨柳,朝阳路上的梧桐,东环路上盆景式的针松, 一排排一列列绿色方阵就是最养眼的风景。如今,车城广场、赛武当广场、人民广场、文化广场、青年广场等星罗棋布的城市休闲广场,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绿色 通道生态景观工程建设完毕。以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干道沿线两侧景观林建设为重点,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景观改造,建立完善的生态走廊网络。持续开展 花园式工厂、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居住小区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庭院绿化水平。让每一位市民真切感受到绿色生态带来的益处,出门即有绿化休闲场所,日常休闲游 憩的绿景随处可寻,绿色生活的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提升集镇村庄绿化美化水平,开展“创绿色家园,建文明新村”活动以来,我市整合相关项目,加强镇村道路绿化、集镇和居民聚集区绿化,以及居民房前屋后绿化,主要干道沿线乡镇政府所在地均建设一处以上小公园或小游园,全市建成30个生态乡镇、60个生态村、200个绿色家庭,为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工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放眼这座城市, 中心城区霓虹闪烁,繁花似锦,城市四周绿绕山城,城林交融,山上森林覆盖,山下游园遍布,景色宜人,花开四季。绿色给了十堰一个关键的符号,一段城市美妙 的注脚。通过全市上下对绿色生态坚持不懈的追求,近年来十堰市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十佳城 市”、“全国宜居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国家级殊荣,无不证明了十堰的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变,证明全 市上下“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骄人成果。

       使命所在 缔造生态梦想

       今年,中共中央 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湖北时语重心长地说,绿水青山是最好的金山银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也提出:绿色是美丽中国 的主色调,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最大的贡献地、最大的责任者必须肩负使命,为南水北调构建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相比其他任何一座城市,十堰的生态建设显得尤为特殊和重要。

       森林是绿色的, 绿色是有生机的,是生命的象征,是文明的标志。“国家森林城市”正是因为具备这一要素,而被誉为国内生态评价的“奥斯卡”奖。是目前我国对一个城市在生态 建设方面的最高评价,是最具权威性、最能反映城市生态建设整体水平的荣誉称号。在积极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基础上,十堰 市委、市政府又吹响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号角,开启了十堰生态建设的崭新篇章。

       为了解决环境、 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确保一江清水入库,市委、市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市战略和目标。为科学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十堰市委、市政府聘请湖北省林业 勘察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十堰市湖北省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以“山水汽车城,宜居新十堰”为理念,坚持城市、森林、园林“三者融合”,城区、近郊、远郊 “三位一体”,林网、路网、水网 “三 网合一”,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三头并举”,生态林、产业林和城市景观林“三林共建”;按照“一城五镇”、“两环两带”、“多廊多点”的建设格局,重点 实施中心城区绿化、次中心城区与镇区绿化、村庄绿化、森林网络建设、省界绿化、重点生态区森林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七大主体建设工程,努力实现生态宜 居、林产发达、文化丰富、人民增收、山清水秀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与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融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车城。这一战略就是要坚持以人为 本、生态优先,以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治理修复生态脆弱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挖掘生态潜力,提升生态质量,打造生态屏障, 构建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维护国土安全的生态屏障。

       以“绿满车城、 林拥水都、绿带连珠、绿色家园、民生林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科技支撑”八大工程为引领,继续清理推进荒山绿化、通道绿化、绿色新农村建设、森林公园建 设、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丹江口湿地保护与生态工程建设。十堰,正朝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铿锵迈进!

       建设山水林木环 抱、绿树鲜花掩映的森林城市,营造“天蓝、水清、树绿、花香”的绿色家园,十堰,满腔热忱,正谱写一曲和谐优美的绿色交响乐章。展望未来,树树相连、相 拥、相聚皆成景,草草相依、相偎、相望皆成趣。一幅“武当叠翠,汉堵泛清,林拥水都,绿满车城”的城市发展美好画卷已徐徐展开;一座更加宜人、宜旅、宜 居、宜业的生态强市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阅读 232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运营:经济林网

    京ICP备05067984号-24

    基于 E-file 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