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开心 | 日期:2012-10-31 星期三 | 天气: | 地点:吉林 |
集安市是全国山葡萄标准化示范区,是国内知名葡萄酒加工企业最重要的原料基地。集安山葡萄被国家认证为绿色食品,是吉林省名牌产品。目前,吉林省集安市种植面积已达1.8万亩,年产量1.6万吨。覆盖了全市5个乡镇,25个村。占全市农户的12.7%,该市青石镇的长川、黄柏、蒿子沟、望江、下套子、青石村,太王镇的上解放、下解放村,麻线乡的红星、建江、麻线等村几乎实现了全覆盖。
金秋十月,笔者来到青石镇蒿子沟村的山葡萄基地,沿途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正将一车车山葡萄运往外地。
走进种植大户的葡萄基地,看到好多农村妇女在采摘葡萄。见到笔者,种植户老杨高兴地说:“今年的葡萄又是个丰收年,已全部预订完,成抢手货,目前运出1万多公斤,进账4万多元,大约再用三两天时间将全部摘完。今天能拉走1车,价格还不错,每公斤价3.6-4.0元左右,全部卖完可收入8多万元,纯收入约6万元左右。”
像老杨这样种植葡萄年收入达几万元的农户在蒿子沟村少说也有十几户。
老杨种植有5亩葡萄,前几年由于资金紧缺,无钱投入对葡萄园适时品种改造,导致品种不对路,产量跟不上,销路还不好,经济效益始终不高,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的投入,根本无利润可赚。
前年,在产业化扶贫资金的扶持下,老杨先后投入10多万元对葡萄园进行品种改造,由原来的双优品种改为双红号品种。
去年以来,经改造后的葡萄园产量和效益倍增,葡萄亩产从原来的1000公斤提高到2000公斤,亩产值近5万元。
今年,老杨的5亩葡萄通过品种改造后的产量与未改造前相比,净增了1万多公斤,多收入4多万元,产量与效益同去年相比增加了一倍多。
实施品种改造后的老园亩均增收4000多元,品种改造后葡萄园亩增产幅度达30%至50%,极大提升了葡萄的产量、品质和效益。今年是青石镇葡萄的一个丰收年,全镇产量有7568吨,实现产值2274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000多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葡萄收入成倍增长,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种植葡萄的积极性。
采访手记 在青石镇蒿子沟村老杨的葡萄基地,满架的葡萄挂满枝头,果园里农民正忙着采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处处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青石镇葡萄基地作为全市农村扶贫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多年作为集安市精品水果及特色蔬菜产业化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现场会的参观点,有来自外省、本省市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种植户亲临现场参观、学习。
今年,集安市葡萄产量可达2.3万吨,产值可突破8000万元,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可达5000元。目前已成为农村经济的自发稳定的产业。他们开始大面积种植冰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