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使用指南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作者信息

专业号:绿缘


绿缘的最新文章:

    微信关注

     
    关注“林业产业论坛”微信号:linyedawosi
    经济林:为什么一定要关注微信?
     

    文章信息

    经济林 > > 观察 > 正文

    种苗控量不只事关卖方——求解凤梨之殇

    作者:绿缘 2013/3/14 17:21:31
    心情:开心日期:2013-03-14 星期四天气:地点:集安市
        凤梨产量过大、供需出现失衡早已是业内不争的事实。然而在究其原因时,生产企业往往会把“罪名”扣在种苗商头上。“没有那么多的种苗,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成品?”这是记者在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的确,无论是进口种苗还是国产种苗,从市场上的成品花数量就能推测出其上市量并未做主动控制。
       种苗上量不能有效把控,后果已经呈现,这的确值得种苗商思考。2010年以前,种苗可谓供不应求,某些品种想买种苗甚至订不到货。在利益面前,有些种苗生产企业开始不计后果疯狂上量———只要你需要,我就能提供。等种苗培育成成品,却发现市场低迷、量价齐跌。从凤梨2012年的周年上市量及2013年宵时的行情不难看出,种苗无限量供应直接导致生产商种植量扩大、产品供大于求、销售受阻、价格下滑等一连串负面反应。生产商赔钱后就会变得冷静客观,拿苗更加谨慎保守,种苗商再想大卖特卖,也就没了可能。
       种苗商需要控量这个话题有点老生常谈。在控量无从谈起的情况下,生产商发牢骚、撕订单也是情有可原。虽然毁约有悖商业道德,但生产商拿苗越多、生产越多就会赔得越多,这又能找谁说理?但反过来想想,如果没有需求,种苗商又怎能敞开来卖呢?
       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需求也就没有供给,生产商在看到凤梨易生产、利润高时,对种苗饥不择食。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即便是种苗商想控量,你家不卖别家自然有卖的,为谋求利益最大化,大多数种苗商也只能随波逐流,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
       行业内都希望凤梨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种苗控量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不是生产商和种苗商相互指责甚至相互诋毁就能解决的,需要两者换位思考、加强沟通,以期达到供需平衡,凤梨成品花才能控制在合理的规模内。同样,其他盆花品种,比如红掌、蝴蝶兰也存在种苗控量问题,如果此刻不能警惕,下一步恐怕也会走凤梨的老路。
    阅读 1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运营:经济林网

    京ICP备05067984号-24

    基于 E-file 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