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15个乡(镇)几乎村村寨寨种油茶,覆盖33万农村人口,人均有油茶1.8亩——这就是拥有油茶林61万亩的三江侗族自治县。
根据最新资料,三江油茶林面积位居广西第一,全国第二,最近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早在明朝时期,三江就有种植油茶的记载,不仅有着“三江油天下流”之美名,还被誉为“油茶林之乡”。三江的油茶树虽多,但长期以来多属老品种,部分油茶林几乎绝收,油茶资源萎缩。
2007年开始,三江先后出台多个激励发展油茶产业的政策,抽调人员专门成立县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真正做到有人管事、有地方办事。
2009年,三江建立广西第一个油茶低产改造苗木基地,分别设立两个良种采穗圃,建起四个良种繁殖圃,并与区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大力推广油茶良种良法,倡导园艺化栽培,提高种植和管理的水平。目前,该县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已达350亩,是广西最大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每年生产优质苗木近1000万株,可为柳州市乃至全广西提供油茶良种穗条及良种苗木。
“劣种换良种,茶油装满桶”。三江油茶产区的林农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他们培育的岑溪软枝系列油茶3年可以挂果,8年进入盛产期,亩产油茶65~70公斤,亩产值可达2000元。
“十一五”期间,三江投入油茶产业发展资金5620万元,营造了高效优质油茶林1.4万亩;完成油茶林低改24.8万亩,改造后的低产油茶林亩产油茶籽的数量将从原来的25公斤提高到75公斤以上,亩产油量可从原来的不足10公斤提高到25公斤。2010年,三江油茶总产量5.13万吨,产值2.56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770元左右。油茶林低改两年后,全县油茶年总产值可达5亿元,仅油茶一项农民人均年收入可达1500多元。
今年,三江投入资金1400多万元,资助农民新种优质良种油茶2万亩及改造低产油茶林12万亩。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对油茶苗圃进行质量监控,一旦发现劣种苗就采取强制措施现场销毁,杜绝流入市场。凡是在三江范围内的油茶育苗,都须经县油茶办严格检验合格后才可出圃。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