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使用指南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作者信息

专业号:绿缘


绿缘的最新文章:

    微信关注

     
    关注“林业产业论坛”微信号:linyedawosi
    经济林:为什么一定要关注微信?
     

    文章信息

    经济林 > 观点评论 > 历史评论 > 正文

    榆林市山地苹果发展潜力大

    媒体:金农网  作者:刘娜 王德鹏
    专业号:绿缘 2013/1/16 8:53:40
    提起陕西苹果,许多人将目光聚焦于志丹、安塞、洛川等地,而近年来山地苹果的崛起,也让榆林苹果产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色泽鲜艳、口味甘爽,每逢金秋十月,榆林南部丘陵沟壑区红彤彤的苹果压弯了枝头,给黄土高原增添了一道道红绿相间的美丽风景,果区农民的脸上也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独特的自然优势赋予了山地苹果无限的发展潜力。目前,全市果园面积达到50万亩,总产23万吨,苹果产业已经成为我市南部丘陵沟壑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正如省果业局局长王振兴所言:“陕西北部山区能生产出全世界最好的苹果。山地苹果将成为陕西苹果发展的又一突破,成为陕西苹果质量最好的标志。”
       优势在山地——重新定位谋发展
       过去,走在榆林的农副产品市场上,问销售商和群众:“哪儿产的苹果好吃、好卖?”回答基本上是一致的:“外地的苹果好吃、好卖。”其实,榆林苹果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据了解,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绥德、米脂等县曾是陕西苹果产业最早发展的地区之一,周边地区的客商大多从榆林调运苹果。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榆林引进以金冠、元帅、国光、秦冠、富士等为主的新品种,果品品质好,苹果种植面积一度达到82.37万亩,苹果产业成为果农增收的主要渠道。由于市场、品种和技术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苹果产业效益逐年下滑,2007年苹果面积锐减至37.55万亩,苹果产业发展跌入低谷。
       地处榆林南部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病虫危害轻、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推进苹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和陕北生态治理成效的显现,榆林南部的多数县区已经成为陕西省苹果生产的最适宜区。2012年,绥德、米脂、子洲、清涧4县被省果业局组织专家认定为优质苹果基地示范县。
       近年来,随着榆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加大,退耕还林的生态效应凸显,昔日十年九旱、广种薄收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而今成了苹果的最佳适生区。“优势在山坡,致富靠苹果”,这是米脂石沟镇树山村农民自编的口号,也是他们依靠苹果产业谋生致富的心声。
       提质是关键——科技支撑壮产业
       苹果是一个老产业,山地苹果是一个新成员。如何让“老业新兴”华丽转身,如何让山地苹果成为榆林现代农业的一个特色产业,如何让苹果产业成为南部丘陵沟壑区群众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这成为榆林南部各县发展旱作农业的突破口和重要课题。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全省苹果“北扩”战略,围绕建设“全国知名、陕西一流”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的发展目标,按照“优化结构、扩大规模、增加产量、提升质量、科学管理、品牌带动”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广苹果四项关键技术,努力推进果品产业化,苹果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产业基地初具规模。近5年来,全市新植优质红富士苹果10.8万亩,培育标准化苹果产业核心示范基地4.5万亩,全市苹果保留面积50万亩。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从规划选址、施肥浇水、拉枝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入手,全面落实各项标准化措施,建成高标准苹果核心示范园12处,全市平均优果率达到65%,商品率达到90%以上。建成各种果窖(库)500多个,总贮量达到6.8万吨以上。组织机构基本健全。市上成立果业技术推广中心,每个县都有园艺蚕桑工作站,目前全市果业技术人员达到137人,为推进全市果业发展提供了组织技术保证。
       绥德县义合镇闫家渠村,是榆林山地苹果发展的一个缩影。每逢金秋时节,闫家渠村1400多亩的苹果园硕果累累,农民们在丰收的喜悦中辛勤劳作。这里的山地苹果着色鲜艳、外形美观、肉质细脆、口感佳、耐贮运,与渭北和延安苹果相比毫不逊色。该村党支部书记马子强说:“我们村采用先进的套袋、强拉枝等技术,提高了苹果品质,很受国内外市场欢迎,卖到俄罗斯、越南、缅甸、泰国等国家。”来自山东的乔姓果商年年都会来收购苹果,“这里的苹果果型正、色泽艳、口味独特,能卖好价钱。”据了解,该村总人口700多人,有苹果园1400亩,人均2亩,2012年全村苹果总产量达360万斤,人均收入上万元。
       致富靠苹果——效益凸显促增收
       苹果产业成了农民致富增收的聚宝盆。“这20亩苹果园给我们带来了新盼头,一年就能产苹果8万斤,光这一项的销售收入就有9.6万元呢。”米脂县石沟镇柳家洼村的村民常浩彦欣喜地说。该村有136户606人,有苹果园700亩,2009年产苹果1050吨,销售收入147万元,仅苹果一项人均纯收入2425元。
       凭借着苹果基地建设、科技推广和流通体系三个环节的发展,榆林的山地苹果逐渐从低谷中崭露头角,果业效益日益凸显。2012年,全市苹果总产量达到23万吨,苹果种植区农民人均从苹果中获得收入1650元,全市苹果收入1万元以上的农户达到6000多户,使群众投身苹果园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果业成为农民群众的高效产业、致富产业,发展果业成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路。
       作为我市南部山区的支柱性产业,山地苹果种植正以优越的自然条件、广阔的发展前景绽放出新的活力。为了做大做强苹果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市计划从2013年开始,用5年时间新建苹果基地60万亩。每年新增标准化生产基地6万亩,5年培育30万亩;80%的果园实现标准化管理、无公害生产,商品率达到90%,果品加工型省级龙头企业达到5个,果品加工量占到总产量的20%,从而打造“榆林山地苹果”名优品牌,全力开创产业化开发、系列化推进、品牌化拓展的新型格局。
    阅读 246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运营:经济林网

    京ICP备05067984号-24

    基于 E-file 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