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使用指南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作者信息

专业号:绿缘


绿缘的最新文章:

    微信关注

     
    关注“林业产业论坛”微信号:linyedawosi
    经济林:为什么一定要关注微信?
     

    文章信息

    经济林 > 观点评论 > 历史评论 > 正文

    聚焦我国退耕还林十余年的绿山富民之路

    媒体: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李娜
    专业号:绿缘 2013/1/5 16:34:50
    退耕还林会不会冲击粮食产量,加剧林土矛盾?退耕农户如何增收,补助政策到期后,农民收入如何保障?作为迄今我国最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多年来,各方争议不断。工程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究竟如何?退耕还林工程区农民心中自有一本“绿色账本”。
       退耕拖了粮食后腿?
       在工程实施初期,不少人对退耕还林产生质疑。这项工程是否会拖粮食后腿?“退耕还林对提高粮食产量是有帮助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介绍,退耕地主要是粮食产量低的坡耕地,退耕还林改善了当地环境,阻隔风沙,涵养水土,提高了其他耕地的粮食产量。不少退耕区的粮食平均亩产量高于退耕前。
       “开一片片荒地脱一层层皮,下一场场大雨流一回回泥,累死累活饿肚皮。”民谣所描绘的场景在很多退耕还林工程区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速生丰产用材林、干鲜果品、木本粮油等特色种植业的蓬勃发展。退耕还林让很多地方跳出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李育材在去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介绍,退耕还林可以改变当地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广种薄收的土地上解放出来,使得许多原本生态恶劣、经济贫困的地区走上良性协调发展的道路。退耕还林并没有造成粮食的减产,反而因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的转移集中,使得在播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连年增加。
       为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007年,国务院提出要加大退耕区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自2004年以来,退耕工程县粮食产量已连续6年超过退耕前的1998年。2010年,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100个样本县中,粮食产量和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双增长,均超过退耕以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区、非退耕还林省市谷物单产,分别比1998年增长11.5%、12.8%和9.9%,退耕还林工程区增长较快。
       退耕农民收益甚微?
       由于我国近年来取消了农业税,粮食直补和农资补贴力度不断加大,而退耕还林补助标准较低,使种树与种粮的效益差距越拉越大,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退林复耕”的现象。
       如何帮助退耕地区农民增收成了退耕还林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唐守正说:“地方产业转型是解决‘退耕还林以后怎么办’的关键所在。退耕还林工程区可以利用政府投资的大好时机,发展林下经济,有意识地培植相应的造林公司、林产品加工公司等产业,使得在退耕还林工程完成后,当地的经济结构有能力解决退耕还林工程涉及的农户就业与生活问题。”
       若要农民把退耕林地种植好、管护好,就要充分调动他们巩固造林成果的积极性。从去年召开的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获悉,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第一轮补助期满的退耕还林地有91.2%完成了确权发证工作,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
       为帮助退耕农户增收,各级政府鼓励和扶持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壮大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据统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已累计建成产业基地4000多万亩,为退耕农户的增收致富和退耕还林成果巩固提供保障。“不砍树也能致富”的发展之路正在形成。
       此外,由于退耕后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农民开始利用空余时间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外出打工等其他行业,拓宽了增收门路。退耕地区还通过培育后续产业,开发绿色食品,培育绿色产业,发展农家乐、森林公园旅游业等,使农村经济发展由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林果业、畜牧业以及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过渡,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5247元,2007年以来年人均实际增长1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
       生态效益缩水?
       随着“种树”与“种粮”经济收益的拉大,尤其是进入第二个政策补贴周期,造林补助减了一半,退耕还林对农民的吸引力逐步降低。退耕区农民会因为补助减少而“退林复耕”么?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会因此而打折扣么?这一问题严峻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为解决这一问题,从2008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退耕农户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和补植补造。几年来,国家级和省级共投入检查验收技术人员约7万人次,对原有政策补助到期的1亿多亩退耕地造林进行了阶段验收,退耕还林保存率达99.3%。我国还以荒山荒地造林为载体,不断扩大退耕还林成果。2007年-2011年,各地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4951万亩,封山育林2050万亩。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4.34亿亩,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了3个多百分点,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一退一还,让曾经的荒山秃岭绿意盎然,让昔日肆虐的黄沙“臣服”于丛林脚下,让一度远离的绿色大步回归。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2.95万户退耕农户的监测调查,2011年年末退耕还林面积保存率为98.9%,退耕还林成果得到了较好巩固。
    阅读 517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运营:经济林网

    京ICP备05067984号-24

    基于 E-file 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