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使用指南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作者信息

专业号:李明辉


李明辉的最新文章:

    微信关注

     
    关注“林业产业论坛”微信号:linyedawosi
    经济林:为什么一定要关注微信?
     

    文章信息

    经济林 > 观点评论 > 历史评论 > 正文

    有了“绿色银行”,俺们的生活更好了

    媒体:吕梁日报  作者:张爱军
    专业号:新闻资讯 2012/9/27 9:34:36
      经济林建设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主抓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美化了我们周边的环境,也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2006年市委二届二次会议提出,全面启动实施经济林“三大覆盖”工程,即以沿黄河为主的200万亩红枣林覆盖工程,以吕梁山东西麓为主的200万亩核桃林覆盖工程,以石楼、岚县为主的100万亩仁用杏林覆盖工程。在“十一五”期末,全市干果经济林总面积达到500万亩,走出一条“生态立市、经济林富民”,具有吕梁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截至2011年底,全市干果经济林总面积达到500万亩,其中红枣林200万亩、核桃林253万亩。全市经济林总产量突破3亿公斤,其中红枣产量3亿公斤、核桃产量0.3亿公斤,果品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主产区农民人均增收1100元以上。

     

      经济林富民,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初秋季节,记者来到临县兔坂镇常胜塔村,沿路的红枣林都“住”进了由铁管搭建的大棚,棚顶的塑料为枣树免受雨水侵害提供了“屏障”,正茁壮成长。在枣林间,该村万山红枣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春香正和采摘工人们一起采摘着今年培育出来的金昌1号果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据高春香介绍,基地建于2000年,总投资1000余万元,主要栽植红枣、核桃、仁用杏等经济林,其中红枣栽植面积达到500亩,有赞皇、金昌1号等30余个红枣品种,平均年产红枣50万斤。除此之外,合作社仅靠卖培育出来的红枣优质品种接穗,一年下来也能收入60余万元。有了县里实施提水灌溉工程和好政策,她家的生活有了保障,生活更有奔头了。

      像这样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林,在临县为数不少。

      作为红枣种植大县的临县,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生态立县”、“100万亩经济林富裕临县”、“东山核桃西山枣”的发展战略,成立了经济林产业发展领导组,坚持一种产业、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项政策、一抓到底的工作方法,县乡两级专门配备了红枣副县长、副乡长,成立了红枣协会、红枣中心,并每年重奖一批在红枣产业发展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全面铺开了引水上山、整修道路等配套附属工程,加大对村干部和农民的经济林栽植、管理、品种改良等方面的培训,积极扶持发展红枣加工企业,为红枣产业发展壮大提供各种条件。

      近年来,我市市、县两级林业部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研,先后制定《核桃标准化示范园实施办法》、《核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核桃、红枣、仁用杏区域布局规划》等技术指导文本,组织开展“全市核桃产业区域化布局”课题研究;大力实施经济林整村推进,全市现有429个村实现了红枣林基本覆盖,480个村实现了核桃林基本覆盖;市林业部门实行了局领导包片、科站长包县、技术人员包工程的“三包”责任制,工作下沉,服务前移,现场指导,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难题,利用冬春农闲时节,组织专业技术骨干人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年培训3万人次以上,去年又把吕梁农校做为教育培训基地,培养经济林专业人才158名。

      科学管护引路,为农民打造身边的“绿色银行”

     

      记者沿着平展展的水泥硬化路,驱车来到位于柳林县陈家湾乡的龙门垣万亩优质核桃示范园。站在花园则山顶上,环顾四周,各个山头上到处是挂满果实的核桃树。一幅丰收景象在眼前徐徐展开。

      柳林县林业局局长杜海旺介绍,柳林县龙门垣万亩优质核桃示范园工程从2010年4月开始建设,涉及龙门垣、西垣、中垣、贺家岭、东垣5个村,包括密植丰产园、有机示范园、林粮间作园、良种繁殖园,总面积1.96万亩,总投资6707万元。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严格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队伍施工,工程化管理,标准化验收的办法,实行“四统一分”经营建设模式,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栽植、统一管理、分户经营。

      龙门垣万亩优质核桃示范园区是柳林县经济林建设的一部分,既绿化美化了曾经的荒山,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有效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柳林县今年计划完成核桃林建设6万亩,规划以槐树沟、龙门垣、屈家沟为中心延伸三大精品核桃园区。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该县实行施工队伍专业化,技术标准规范化,工程推进程序化,资金兑现合同化工作方法,严格落实“三不、三到位”即操作不规范不验收,技术不达标不验收,乡镇负责人不签字不验收,乡镇负责人跟班必须到位,技术负责人把关必须到位,工程监督人员督促检查必须到位,工队管护两年保成活;投资900万元,加宽和新建园区道路15公里,新打集雨旱井18眼;制定出台了建设优质核桃林基地实施意见及管理办法、新栽植核桃幼树进行地膜覆盖的通知等文件,对每亩核桃林补助地膜工料费100到165元,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30万亩高标准优质核桃林基地建设。积极推广嫁接换优,改造低产枣园,稳定红枣产量,形成“基地 农户 专业合作组织 龙头企业”发展模式的新格局。

      今年以来,我市每年以10万亩面积推进核桃园区建设,现已建成万亩核桃精品园区40个,千亩核桃精品园区318个;不断提升红枣基地建设水平,全市现已改造提升万亩红枣精品园区4个,千亩红枣精品园区50个;大力扶持加工企业,积极培植销售市场,全市现已建起各类林果加工企业300多个,年加工转化能力8000万公斤,增值2亿元,生产出枣汁、贡枣、核桃油等30多种系列产品。

     

      高起点谋划,绘就生态建设新蓝图

      2010年省委袁纯清书记吕梁调研之后,市委、市政府结合当前经济林建设的形势,审时度势地提出了“稳定红枣、扩大核桃”的经济林建设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对于我市来说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市将坚持“稳定红枣栽植面积200万亩,新发展核桃面积250万亩,使核桃面积达到500万亩,全市经济林总面积达到700万亩以上,经济林总产红枣基地,每年新发展核桃林50万亩;继续巩固提升交城、文水、汾阳、孝义、交口五县市200万亩东部汾州核桃带,拓展建设石楼、柳林、中阳、离石、临县、方山、岚县、兴县8县区300万亩西部丘陵山区核桃带。按照品种化布局、良种化栽植、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建设红枣、核桃良种采穗圃5000亩,年提供接穗6000万条,繁育良种1万亩。每年建设标准化示范园区10万亩,低产林改造10万亩,实用技术推广300万亩,使良种率达到90%以上。为了确保目标实现,我市将成立吕梁市经济林研究所,与中国林科院、山西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院校共建经济林合作协议,在汾阳、临县等地建立中试基地,搭建集科研、推广、咨询为一体的高技术平台,培养本地人才;突出在良种选育、核桃冻花防治、红枣裂果防治、标准化生产、病虫害有机防治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乡村两级成立经济林专业合作社,大力实施经济林人才培训计划,做到一户有一名经济林管理明白人。我市采取多元筹集发展资金,整合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三北防护林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从吨煤提取一元资金设立经济林产业发展基金,积极鼓励资源型企业投入经济林产业发展,力争全市经济林产业发展资金每年达到3亿元以上。在继续巩固现有红枣、核桃知名品牌的基础上,我市积极开发新产品,创建新品牌,不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从资金、人才、技术、政策上加以重点扶持,扩大企业加工规模、提高产品加工档次,开发高科技产品,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力争年加工量达到5亿公斤,真正起到内连基地、外连市场的龙头带动作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经济林建设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吕梁的林业工作,明天会更好。(本报量稳定在10亿公斤,果品总收入突破40亿元,主产区农民人均经济林收入3000元以上,年加工转化5亿公斤,增值20亿元”的目标,继续巩固提高沿黄四县与交城县200万亩.

    阅读 93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运营:经济林网

    京ICP备05067984号-24

    基于 E-file 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