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开心 | 日期:2012-11-20 星期二 | 天气: | 地点:集安市 |
近日在浙江长兴举办的2012中国(长兴)花木大会上,浙江红叶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余鸿钧以“下一个花卉苗木业春天在哪里?———2013年绿化苗木市场走势分析”为题,针对当前花木产业行情低迷的现状,进行了形势和前景的深度分析,该场报告似一场及时雨,为很多迷茫的花木经营者“解了渴”。
行情调整的弊端 余鸿钧认为,此次调整行业将面临残酷的大“洗牌”,部分投资者会遭受重大损失。与此同时,人才流失,尤其是一些高端成熟型人才,是很多企业将面临的难题。 “进入花木业的工商资本萎缩不前,融资更加困难,行业面临‘失血’;投资利润将大幅下降,行业活力下降,生产经营重新陷入低水平维持,大部分从业者将保守经营;政策重视程度也将大幅下降,行业地位随之下降。”余鸿钧说,虽然2008年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但国家的4万亿投资使局势发生扭转,这次调整才是全行业近二十年来的真正降温。
行情调整的优势 行业的冷却能使很多经营者扩大面积的冲动得到抑制,以仅扩大产量为目标的生产计划得到改变,一些以短平快为主体的投资思路得到否定。“一方面,行情调整能促进经营者思考一些问题:自己进入这个行业是否有长期思想准备、进入这个行业是否正确、是否有长期经营这个产业的优势。”余鸿钧说,另一方面,调整会令经营者思索市场到底需要什么、客户未来需要什么、长期稳定的客户在哪里,从而调整自己的经营思路。
调整行情将长期持续 从余鸿钧的发言中不难看出,他对此次行情调整的周期相当悲观。“持续时间将会很长。”他说。在分析原因时,他认为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长期持续,将对苗木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在很多城市,新建成住宅小区的绿化,是近年来苗木业的重要销售窗口。”余鸿钧表示,如果这片市场没有大的改善,对苗木生产者来说无疑将困难重重。
短期内政府主导投资的大幅下降,财税政策的改革,也将波及花木业,让这次调整的时间更长。此外,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加上我国苗木产业组织化程度低、集中度严重不足、成熟型专业化人才少,都是从业者在分析形势时需要考虑的内容。
花木业仍有巨大发展潜力 虽然面临行业低迷,但从长远来看,花木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首先,与发达国家比,我国城市化率仅为50%,距离城市化、城镇化率将上升到75%这一目标仍有很大空间,能带动苗木发展。其次,今后我国将长期保持7%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这让花木业持续稳定发展有了基础。再次,中西部大规模建设刚拉开序幕,环境绿化、园林建设仍然比较落后,投入严重不足,巨大需求在长时间内将十分强劲。
调整中实现飞跃 余鸿钧认为,今后一定时期国内经济走势十分复杂,从业者对花卉苗木的产销把握十分困难。局部时段、局部地区、部分资源性品种、部分断档品种将有较好的表现,全时段、全行业性、全品种产销两旺的局面再次出现的概率较低。精品化、资源化产品将畅销。中西部市场是最后的“福地”,向中西部有深度地扩张、长期扎根式推进将会有不错的成效。另外,随着消费群体的变化,以机构客户大单子为重点逐步走向小批量、个性化零售客户将成为主流,维系老客户,重视口碑传播,推广企业品牌,将成为企业重点工作,“百年老店”式经营将会在苗木业中出现。
最后,余鸿钧提出几条建议:一是要坚持,静心去做,需求减少不是没需求,而持续的投资行业平均利润仍然高达15%以上。二是领先市场转变意识,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以客户需求的眼光来安排生产方向。三是变现,“现金为王",抓紧一切办法变现,变现后一定要投资销售网和产品。四是到中西部选一个长期落脚点扎根,开一个小门店或建小型流转基地。他认为,只有在调整中改变思维,创新销售,积蓄力量,才能真正使产业在调整中实现飞跃。(范敏,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