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镇磨刀洞村种植的板栗,造林面积达2200亩,现已进入盛果期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自2002年以来,我县在各镇、乡、街开展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退耕还林成效初显
“这是我们乡实行退耕还林以后,我从新疆引进的核桃,壳薄肉多,一捏就碎,现在在市场上已经卖到了五六十块钱一斤。”在三坝乡,村民李庆怀告诉记者,近几年,因为家乡政策好,回家将山地退耕,引进优质核桃栽种,如今核桃挂果,他一鼓作气打通了市场,加上退耕还林的补助,大大改善了一家的生活。“现在再也不想出去给别人打工了。” 和李庆怀一样,我县有9万余人切实享受到了退耕还林政策带来的实惠。自2002年以来,我县加大对退耕还林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显现。为了让退耕还林的成果得以持续,真正惠及广大百姓和后世子孙,2007年国务院决定将退耕还林工程转入巩固成果阶段后,我县也迅速启动相关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的生计。 根据县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仅2012年一年,我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工程项目就涉及全县16个镇乡36个自然村,项目区总面积332平方千米,总人口92322人。退耕还林人数9482户31024人,退耕还林面积2565公顷,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118元,森林覆盖率为30%。昔日荒山秃岭,雨天一身泥,晴天满天土的面貌得到了改善,滑坡泥石流灾害不断减轻,水土流失也逐渐减少,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退耕农户无后顾之忧
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旨在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主要包括基本口粮田建设、生态移民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后续产业建设等内容。 耕地都还林了,农民们的生计如何解决?增强退耕还林农户的口粮自给能力是退耕还林工作的一大成果。“今年,我县整修山坪塘,修建灌溉渠1207.5米,新建蓄水池4座,新修沉沙凼8口,生产路853米,稻田改良135亩;旱地脊薄土治理65亩;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151亩。提高低产区的粮食产量,直接解决了1134户退耕农户的吃饭问题。” 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不光是让农民从政策补助中直接得到实惠,更重要的是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培育了可持续发展的后续产业,让农民从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中解放出来,为他们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近年来,我县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大力实施效益农业,支持红心柚、肉牛养殖、蚕桑基地、经果林建设等特色农业项目,实现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在三坝乡金竹林村,丰都县群动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了53户农户共同养殖肉牛,存栏能繁母牛503头,带动了周边102户农户养殖肉牛,实现入社农户人均年收入7000元。 退耕还林的时候,很多农民都心存顾虑。“种了一辈子田,一家老小靠这吃饭,现在要把耕地用来种树,思想上很难接受。后来看到种树也能产生收益,而且并不比种粮食少,大家心里的石头才放了下来。”树人镇白江洞村村民孙发安从2004年起将大部分土地用来种植花椒树,“一年上两次肥,平时锄下草、打打枝,行情再不好也能挣一两万。”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