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2014年以来,湖北省把精准扶贫与片区攻坚相融合,通过模式创新,全省共解决69.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问题,贫困人口同比下降11.7%。
为进一步激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展现湖北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奔小康的精神风貌。即日起,荆楚网记者深入丹江口、保康、英山、鹤峰等重点贫困县(市),发掘和推介扶贫攻坚一线的好经验、好做法,敬请关注。
远山近岭、满目青翠,埂边的繁枝茂叶间隐现一个个青果。6月22日,记者来到湖北丹江口市蒿坪镇万亩清香核桃基地时,该镇观音庙村农民蔡玉明正在基地给核桃树拉枝。
“把这根绳子套过来,然后拉紧、拉牢就可以了”蔡玉明告诉记者,夏季是核桃座花座果、保证产量的关键时期。“将枝条拉平,重新调节营养分配,有利于果实生长、成熟。”
蔡玉明原本并不知道怎么种核桃,往年这个时候,他还在自家玉米地里除草。
自2010年开始,蒿坪镇确立了“人均2亩核桃林”的发展目标,通过招商引资,投资2000万元建起鄂西北秦巴山片区核桃培训基地和深加工生产线,并以企业为龙头,走“公司 基地 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基地托管等方式,建示范基地4000亩、苗圃基地300亩。
蔡玉明经政府引导,将土地流转给公司,享受流转地核桃收入25%的分红。
“往年,家里老俩口种着9亩多地,一年四季早出晚归”,蔡玉明告诉记者,“虽然勉强糊口,但日子过得紧巴,没有闲钱。”
“现在把土地流转出去,每年将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蔡玉明介绍,不仅如此,土地流转后又被公司聘过来打零工。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还给他们讲核桃种植管理技术。“在基地除草、施肥、拉枝,总有活干,一年挣个万把块钱不成问题。”
不仅是蔡玉明,蒿坪全镇1000余贫困户都跟公司签订了土地流转、技术培训、科技管护合同。经过近五年的发展,现在蒿坪镇核桃种植面积达到25000亩,核桃产业已经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