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使用指南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作者信息

专业号:经济林资讯


经济林资讯的最新文章:

    微信关注

     
    关注“林业产业论坛”微信号:linyedawosi
    经济林:为什么一定要关注微信?
     

    文章信息

    经济林 > 经验研究 > 心得体会 > 正文

    晋城干果经济林现状及发展对策

    媒体:晋城市林业局干果经济林产业课题组  作者:张云峰 张蕊芳
    专业号:经济林资讯 2014/12/21 21:56:06

    发展干果经济林作为山区群众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已成为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加快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市干果经济林生产、加工状况如何?如何尽快将这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培育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此我们进行了调研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干果经济林生产和果品加工情况

    1、生产情况
    全市现有干果经济林树种14种,面积42.623万亩,结果面积23.43万亩,总株数2908.56万株,总结果株数1031.49万株。具体为:

    核桃16.03万亩,结果面积7.11万亩,总株数344.57万株,结果株数177.21万株。
    花椒4.94万亩,结果面积1.82万亩,总株数417.21万株,结果株数141.49万株。
    红枣2.55万亩,结果面积1.48万亩,总株数104.31万株,结果株数34.92万株。
    柿子2.57万亩,结果面积2.44万亩,总株数70.42万株,结果株数68.55万株。
    山楂6.49万亩,结果面积6.49万亩,总株数355.65万株,结果株数355.65万株。
    杏2.99万亩,结果面积1.73万亩,总株数151万株,结果株数86.57万株。
    山茱萸2.77万亩,结果面积1.64万亩,总株数252.21万株,结果株数90.1万株。
    元宝枫2.53万亩,结果面积0.1万亩,总株数232.2万株,结果株数15万株。
    黑椋子0.2万亩,结果面积0.2万亩,总株数6万株,结果株数6万株。
    连翘0.55万亩,结果面积0.42万亩,总株数75万株,结果株数56万株。
    桑树1万亩,总株数900万株。
    银杏0.003万亩,总株数0.3万株。
    据统计,2006年干果经济林果品总产量达4642.3万公斤,实现收入8514.63万元,占林业总产值的26%。
    按基地分,具体情况为:

    核桃基地7万亩,主要以阳城县董封乡、驾岭乡、横河镇、次营镇,陵川县六泉乡、古郊乡、夺火乡,泽州县柳口镇,沁水县樊村河乡、十里乡等乡镇为主。
    花椒基地3万亩,主要以阳城县芹池镇、町店镇、凤城镇、西河乡,陵川县横水河的马圪当,泽州县大箕镇的南河西等乡镇和区域为主。
    红枣基地2万亩,主要以沁水县土沃乡、胡底乡,泽州县金村镇的铺头等乡镇为主。
    仁用杏基地1万亩,主要以阳城县演礼乡,沁水县端氏镇等乡镇为主。
    山茱萸基地2万亩,主要以阳城县蟒河镇的桑林、东冶镇、白桑乡、河北镇等乡镇为主。
    山楂基地4万亩,主要以泽州县周村镇、李寨乡、巴公镇的陈沟等乡镇为主。
    2、果品加工情况
    经调查,目前我市的核桃加工都还只是初加工,初加工就是对收购上来的核桃进行挑选,分级,包装处理,附加值不高,产业链不长,我市现有山西丰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阳城县析城山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两家核桃加工企业,核桃深加工方面还没有一个大中型企业,2006年全市核桃的初加工量为105万斤左右,占到核桃产量的21.5%,还剩380万斤左右的核桃,它的销售就主要依靠“马路市场”和超市的原果销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核桃经济效益的发挥,影响了果农种植核桃的积极性。花椒的加工,全市也只有神农实业有限公司独家进行了少量的精选、包装处理,对于像花椒油等深加工产品目前我市加工业还没有加工开发。红枣的深加工企业现有山西华萸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该厂开发研制了红枣浓缩汁和红枣桑椹汁2个品种,消化红枣量占当年红枣总产量的16%,实现产值500多万元,另外该厂年转化山茱萸320吨,产品有山茱萸果酒、山茱萸胶囊、山茱萸果茶等,实现产值400多万元。山楂的精深加工主要由山西晋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中晋制药有限公司和晋城市鑫鼎盛工贸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进行,其产品主要有山楂蜜饯、山楂奶、山楂露、山楂酒、山楂黄酮等,初步统计其加工转化量占到了山楂总产量的20%。我市柿子产业化经营刚起了步,由阳城县史山村集体投资建起的鑫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研制了五大类16种产品,预计它的投产将每年消化暑黄柿500万公斤,占全市柿子总产量的1/3,生产柿子产品2.5万吨,实现产值2.8亿元。总之,要想实现经济林的高效益,就必须加强加工转化这一环节,必须走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路子。

    二、干果经济林生产、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1、品种结构不太合理。主要表现为:低效林多、高效林少,老的实生林多、名优新品少。据调查统计占全市干果经济林面积39%的核桃林中实生林占到80%,引进的名优品种像晋龙1号、2号,辽核2号,中林5号,薄壳山及美国黑核桃等面积仅有20%。从效益上看,同面积的实生核桃林给农户增加的收入仅是优质核桃林的23%。其它的经济林树种象山楂、柿子的生产中也存在同样问题。

    2、生产管理粗放,单产低下。主要表现为:重造轻管。尤其是老的实生核桃树基本上是放任生长,不加管理,部分高接换优的核桃树也存在头一二年管理,随后几年就不管的现象,以致在进入挂果期之后,果品亩产量低而不稳。据调查统计,全市核桃平均亩产49.2公斤,是全国核桃主产区之一的河北省平均亩产的1/2。长期以来,我市核桃生产还存在重面积、轻产量的现象,特别是果品单产低。另外是优质新品种的繁育进程缓慢,没有形成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格局。象山茱萸、山楂等也普遍存在着广种薄收的现象。

    3、产业化程度低,二三产业滞后,综合效益差。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属第一产业的果品生产上偏重于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经营,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属第二、三产业的果品贮藏保鲜和加工所占比例比较低。据调查,加工方面,属加工比例高的水果类加工比例也只达到20%左右。而资料显示,全国果品加工方面发展较快的山东省果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左右。贮藏保鲜方面,全市的几个果品机械冷藏库、气调库主要是对水果或果汁类加工产品进行贮藏,干果类果品进行的都是一家一户土窖、土窑洞的小作坊式贮藏。据初步统计,全市水果贮藏保鲜率在8%左右,干果类贮藏保鲜率不足1%。另一方面,我市果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干果类果品集贸(批发)市场没有成型,农村“果品”经纪人还太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我市干果经济林发展的“瓶颈”。

    三、我市干果经济林发展的对策

    1、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切忌盲目发展。生产布局、树种品种和产业结构不合理,重数量,求速度,低水平重复建设是当前我市干果经济林产业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今后应把结构调整贯穿整个经济林产业建设的全过程。一是要调整优化生产布局。要按照《2002——2010年晋城市经济林生产建设规划》的要求,突出区域特色,发挥区位优势,到2010年末,基本建成阳城山茱萸、花椒、苹果,泽州山楂、酥梨、柿子,沁水红枣、核桃、柿子,陵川核桃、花椒,高平黄梨、苹果,城区苹果、葡萄、黄金梨这样一种“一县二三个主导树种”的生产格局。二是要调整树种、品种结构。要加快名特优经济林发展步伐,加大现有低产、低质、低效林的改造力度,提高单产,特别是老核桃、老山楂树的高接换优。统计显示这两种老树面积已占到全市干果经济林面积的30%和17.3%。三是要调整产业结构。今后各级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和形式,引导、扶持和培植一批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大幅度增加经济林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产业化经营程度、规模和效益。

    2、加快品种更新改良,加大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一是既要引进核桃、红枣等树种的优良品种,又要加大具有我市特色的“泽州红”“暑黄柿”“蟒河山萸”“陵川大红袍”等品种的选优研究和开发力度。二是要建立名特优新经济林苗木繁育基地,要适应市场需要,加快淘汰像“实生核桃”“小花椒”这些不适应市场的落后品种。三是要横向联合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技术专家的优势。用激励机制,引导科技人员通过科技承包、科技入股,科技人员领办示范基地或聘请专家技术顾问等多种方式,来参与干果经济林建设。

    3、加大宣传、加快实施品牌战略。目前,我市的干果类果品加工业中,知名企业少、名牌产品少。核桃类产品中,沁水县的“丰田山野”商标是山西省的著名商标,并且获得绿色产品认证标志,山茱萸产品中,全市还没有一个全国干果经济林名牌产品。今后我们一是要积极鼓励支持全市果品加工企业参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搞的“知名商标”的认定工作,树立品牌,自我保护地方优势树种来提高我市干果经济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要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全国性和地方性名特优新经济林经贸会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产品知名度。只有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知名的著名商标,才能真正推动我市干果经济林产业化发展。

    4、要放手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培植和建设社会中介组织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调整多种生产关系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我们可以借鉴北京等市的做法,由财政出资,在林业部门和系统内扶持组建一批自律性强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其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纽带作用。如成立经济林协会、产销协会、研究会等行业中介组织,协会可多吸纳种植大户、龙头企业老板和科技专家参加,及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市场调研、供求信息发布、产品展览会、交易会等形式,努力为我市经济林产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者提供优质技术、信息服务。

    5、不断完善政策和机制,多渠道争取干果经济林投入。今年,我市共争取回省基建干果基地核桃低产林改造项目2250亩,争取回省级配套资金45万元,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核桃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经济林产业一直是最能吸引民间资金的产业之一。尤其是那些率先致富的大企业家、个体户,他们纷纷投资建设干果经济林基地,承包荒山建果园、办加工厂,有的投资几十万元,有的投资上百万元,像加工柿子的阳城县北留镇史山村鑫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加工山楂的晋城市鑫鼎盛工贸有限公司,投资均上百万元,这些都是民营企业家投资发展干果经济林的典型。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在建设省级六大工程的过程中,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量把经济林规划设计进去,为我市经济林产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6、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各地的经验证明: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地方的经济林产业就不可能得到快速健康发展;没有知名品牌,也不会有持久、良好的经济效益。正如我市沁水县原来的润美核桃露厂,由于品牌宣传和营销没跟上,产品销售不出去,大量积压,资金周转受阻,一个很有市场潜力的“核桃加工企业”没几年就宣告破产了。相反,我们相邻的一些地市因为培育了龙头企业,有了知名品牌,那里的经济林产业就发展的很好。如运城市培植了山西威特食品有限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该公司加工出口核桃仁数量已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年产值达6亿元,年创汇达3600万美元,带动基地农户每年增收上万元。目前,我市也已培植了“山西丰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阳城县析城山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山西华萸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晋园食品有限公司”、“帅源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省市知名企业,但还需要再加大培植的力度,在龙头企业的数量、产品品牌的宣传和营销战略等方面继续做大做强,真正发挥好龙头企业在经济林产业化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真正使我市干果经济林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阅读 487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运营:经济林网

    京ICP备05067984号-24

    基于 E-file 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