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不可避免的世界性的能源短缺问题,科学家们将希望寄托在非粮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上。不过,原料紧缺问题一直让科学家们头疼。
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彭俊华专家团队提出,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大力种植油桐能有效缓解我国生物质能源原料紧缺的问题。
目前,他们已经遴选出适合在这一地区种植的油桐,并开展了品种优化、规模化示范种植,在湖北恩施和四川遂宁建有20多万亩油桐规模化生产基地。
油桐适合作为能源植物开发
据彭俊华介绍,油桐具有一系列适合作为能源植物开发的优良特性。
一是含油量和产油量高。油桐种仁的平均含油量为53.4%,最高可达71.9%,高于麻风树——麻风树平均含油量为46.5%,最高为66.7%。油桐种植后第3年便有较高产量,第5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达20~30年。栽培应用良种的条件下,桐油产量潜力可超过100公斤/亩。
二是应用领域广,综合经济效益高。由油桐生产的桐油,是良好的生物柴油原料。同时,桐油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很多领域。此外,油桐林水源涵养能力强,是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
三是易于种植推广,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油桐具有较强的抗性,病虫害少,耐瘠薄,适宜边际土地种植;同时,桐油为非食用型植物油料。
四是经济寿命长。油桐收获时只采果,不砍树,一年种植,多年受益,经济寿命长,管理成本低;加上油桐栽培容易,种植模式多样,易于实现大面积规模化生产。
彭俊华等人认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荒山、荒滩、荒坡、荒地等边际土地面积很大且亟待开发利用,油桐与油茶、核桃、乌桕并列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种植范围大,非常适合在这一区域大力种植。
“在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非粮能源植物油桐,能有效地与我国热带及干热河谷地区的麻风树形成区域互补,促进我国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 彭俊华说。
应建立稳固的油桐生产基地
彭俊华专家团队建议通过政策扶持,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油桐规模化种植,同时需要加大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从各个方面加快推进油桐生物柴油产业化。
首先,应尽快研究制定从原料种植、收购、加工、流通到副产品综合利用的扶持政策。通过政策扶持与引导,提高农民和企业种植开发油桐的积极性,实现油桐生物柴油产业化。促进油桐种植、加工、流通、科技等环节的协调、有序、良性发展,打破条块分割与无序竞争,形成整体合力与优势,提高生物柴油生产的经济效益。
其次,在中西部的湖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湖南、陕西局部、河南局部等区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一步扩大油桐生产,建立更加稳固的油桐生产基地。一是建立示范基地引导。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整合土地资源,建立油桐示范基地,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引导。积极争取财政、桐油企业的支持,为农民提供油桐连片规模种植补贴。
此外,大力加强油桐科技攻关与技术推广。在中西部地区建立油桐科研与开发中心,系统收集油桐种质资源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和深入研究。挖掘优异新基因,培育出广适应、高产、优质、多抗的能源油桐新品种,提高桐油生物柴油的市场竞争力。此外,需要研发和完善生物柴油生产新工艺。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