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黎平县将油茶产业作为特色林业产业“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围绕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目标,创新盘活村寨农户零星闲散土地,推行以小班为单位、村为整体、分户管理的“村推户管”模式,破解油茶产业发展难题,并被纳入省级“一县一试点”进行改革试点实施。目前,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40.42万亩,位居全省第一,投产面积29万亩;2021年综合产值6.5亿元,受益农户5.4万户18.6万人,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2022年全县累计完成油茶建设面积2.28万亩,其中,“村推户管”改革试点完成面积5000亩,涉及乡镇(街道)17个。一是盘活闲散土地,破解“用地”难题。近年来,黎平县新造油茶基地规模较大,油茶建设用地大部分来源于商品林采伐,因受采伐限额及油茶生长习性限制,每年可用于油茶产业建设的地块面积仅有1.2万亩左右,难以满足油茶产业发展目标用地需求。通过实地调查、试验种植、科学研究,并根据油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黎平县充分盘活了寨边、路边、田边、地边及宜林地等闲散土地,规划建设油茶基地,形成“户户无闲地、处处种油茶”的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已有380个村闲置土地符合油茶产业建设,按每个村盘活300亩土地,该县可新增油茶基地建设面积11.4万亩,极大有效破解了油茶建设用地难题。同时,强化用地保障,在办理林木采伐时,该县对农户申请采伐用于更新造油茶林的地块,优先审批采伐,保障油茶种植用地需求。二是推行统一规划,破解“管理”难题。黎平县高位推动“村推户管”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以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黎平县油茶产业“村推户管”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村推户管”各项工作。对纳入“村推户管”发展油茶产业基地建设的地块,由林业部门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指导;由乡镇(街道)统一宣传,由村级组织统一申报项目、统一组织实施、统一产销对接,分户管理。并从造林规划、整地质量、密度配置、苗木品种选择及搭配、植苗技术、幼林抚育肥水管理、修枝整形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有效提高了油茶基地建设和管理水平。同时,加强资金保障,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充分利用林业项目资金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保障“村推户管”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所需资金投入,保障基地建设质量,提高基地建设成效。三是搭建统销渠道,破解“销售”难题。实行“林长制+建设任务+农户”推进模式,县、乡、村三级林长逐级抓落实,农户具体实施;明确县、乡、村三级林长、林业、财政等涉及的部门及涉及的乡镇(街道)、村两委工作职责;搭建“种植户+合作社+加工企业”的“分种统销+集中加工”合作模式,各村级合作社通过找市场、寻销路,与该县油脂加工厂签订供应油茶籽订单,一方面可有效解决农户生产茶籽销售问题,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可解决该县油茶加工企业原料的供应问题,实现“双赢”。四是转变经营方式,破解“人力”难题。由村级合作社组织统一管理闲散土地,从土地承包分散经营方式向集中统一利用转变,并积极引进油茶种植大户或发展能手,让能人发挥优势,实现土地利益最大化,避免形成单打独斗的格局,并建立利益链接各土地使用者制度,有效解决外出务工家庭无人经营管理土地资源的困扰,让群众安心务工。同时,充分运用电视、广播、微信、微博、抖音等现代媒体与入村发放宣传资料、召开院坝会等传统宣传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村推户管”改革试点宣传,充分引导和发动群众参与到试点工作中来,让群众由被动变主动,切实破解“人力”难题。(供稿:黎平县林业局吴涛)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