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峡十八拐风景区
【根据刘尚林先生导游词整理发布/王丽华(2015年)】
十八拐风景区——
十八拐风景区由十八尊罗汉石雕像和拱北峰风景区构成。
“十八拐”——
因登临拱北峰山路有18个急拐弯而得名。浏览路线的起点是鹿野苑。鹿野苑至拱北峰登山路线全长2 580 米。
登拱北峰,沿途这十八个弯转得很急,前路似断非断。在每一转弯处都有一尊罗汉,一动不动地迎接游人,护佑前行。无论风和日丽,还是狂风暴雨,寒来暑往,日晒雨淋,日久天长,都消磨不了他们的意志,动摇不了他们的信心。他们那炯炯有神的眼睛似乎在叮嘱着你:只要有目标,不懈怠,踏实每一步,会越来越接近你要到达的顶点。
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这一尊尊罗汉以不同身形、神态向我们传递的智慧,就会忘记我们其实是在爬山,不知不觉就会到达峰巅,成为登山的好汉。
十八罗汉——
落做在拱北峰十八个转弯处的十八罗汉雕像,采用汉白玉材质。自行设计的每个罗汉形象,既保持了传统的意义,又赋予其艺术特质。特别是采用7:1比例的石雕像,看上去美感十足;打破了传统石雕像没有眼珠的惯例,雕刻有眼珠的十八位罗汉,十分传神。建设者又巧妙地利用当地不同颜色的石头围固罗汉底座及弯道后坡,使一尊尊罗汉更具威严,慈悲护佑着往来的游人。
看门罗汉: 周利磐陀伽尊者,落坐在第一拐。
周利磐陀伽尊者到各地去化缘,常常用拳头拍门叫屋内的人出来布施。后来佛陀赐他一根锡杖,用在化缘时在人家门前摇动。这锡杖上有几个环,摇动时发出“锡锡”的声音。人家听到这声音,果然开门布舍。这锡杖后来成为和尚的禅杖。
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坐落在第二拐。
因揭陀尊者是印度一位捉蛇人,常携布袋入山捉蛇以免行人被蛇咬。他拔去蛇的毒牙复放生于深山。因发善心而证阿罗汉果。他的布袋原作装蛇之用,故称布袋罗汉。
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坐落在第三拐。
跋陀罗尊者的母亲怀孕临盆产他于跋陀罗树下,因取名跋陀罗。后送往出家,相传东印度群岛的佛教最初是由他传去的。他由印度乘船到东印度群岛中爪哇岛去传播佛法,因此称他为过江罗汉。
托塔罗汉:苏频陀尊者,坐落在第四拐。
苏频陀尊者是佛陀最后的一位弟子。由于塔是瘗藏佛骨的,因而塔也成为佛的象征。他为了纪念佛陀,特制一塔随身携带,故名托塔罗汉。
挖耳罗汉:那伽犀那尊者,坐落在第五拐。
那伽犀那尊者是一位论师,因论耳根而闻名印度。所谓耳根是由于觉醒而生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六种根源之一。佛教讲六根清净,其中耳根清净最为第一,因为那伽论耳根最到家,所以取挖耳姿态以示耳根清净。
芭蕉罗汉:伐那婆斯尊者,坐落在第六拐。
相传伐那婆斯尊者出生时雨下得正大,后园的芭蕉树被大雨打得沙沙作响,遂取名为雨 ( 伐那婆斯梵文是雨 )。他后来出家常在芭蕉树下用功,故名芭蕉罗汉。
举手罗汉:半托迦尊者,坐落在第七拐。
半托迦尊者打坐时常用半跏趺坐法,打坐完毕即双手举起,长嘘一口气,故人称他为举手罗汉。
沉思罗汉:罗怙罗尊者,坐落在第八拐。
罗怙罗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修行著名。密行就是在沉思中能知人所不知,在行功时能行人所不能行。他的沉思就是在获得智慧与行动,故称沉思罗汉。
静坐罗汉:诺距罗尊者,坐落在第九拐。
诺距罗尊者是一位大力罗汉,他原是一位战士,后来出家。他的师父叫他静坐,放弃从前当战士时那种粗野的观念,所以他在静坐时仍现出大力士的体格。
长眉罗汉:阿氐多尊者,坐落在第十拐。
阿氐多尊者,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毛,原来他前世是一位和尚,因为修行到老,毛发都脱落了,只剩两条长眉毛。死后再转世为人,他的父亲就送他出家,终于修成阿罗汉果。
举钵罗汉:迦诺迦跋厘隋舍尊者,坐落在第十一拐。
迦诺迦跋厘隋舍尊者是一位化缘的和尚,他化缘的方法是举起铁钵向人求乞。修成阿罗汉果后,人称举钵罗汉。
笑狮罗汉:罗弗多尊者,坐落在第十二拐。
罗弗多尊者原是一位猎人,出家戒杀,将证阿罗汉果时却有两只小狮走到他的身边感激他放下屠刀。他得道后常把小狮带在身边,故称笑狮罗汉。
喜庆罗汉:迦诺迦伐蹉尊者,坐落在第十三拐。
迦诺迦伐蹉尊者是古代印度的一位雄辩家。有人问他什么叫做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的快乐谓之喜。又问什么叫做庆,他说不由眼耳鼻口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庆。例如,诚心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
坐鹿罗汉:宾度罗跋罗堕舍尊者,坐落在第十四拐。
宾度罗跋罗堕舍尊者原是印度优陀延王的大臣,忽然发心出家,优陀延王苦劝不听,遂入深山修 行。一天,他骑鹿回宫,劝导国王出家,用种种比喻说明欲念之可厌。结果国王让位于太子而出家,故人称他为骑鹿罗汉。
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坐落在第十五拐。
迦理迦尊者本是一位驯象师。象是佛法的象征,比喻威力大,能耐劳又能致远。他出家后证阿罗汉果,故名骑象罗汉。
降龙罗汉:难提蜜多罗尊者,坐落在第十六拐。
古印度 有恶魔波旬,他煽动那竭国人四处杀害和尚,尽毁佛殿佛塔,将所有佛经劫到那竭国去。当时龙王发动洪水淹没其国,把佛经收藏于龙宫,后由庆友尊者降服龙王取回佛经,因此取名降龙罗汉。
伏虎罗汉:宾头卢尊者,坐落在第十七拐。
宾头卢尊者修行出家的寺门外常有虎啸,他认为虎是饿了,便
将食堂上众和尚的饭莱取出一些给虎吃。这样一来,老虎就被他收伏了,故名伏虎罗汉。
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坐落在第十八拐。
戍博迦尊者是中天竺太子,其弟不服而作乱,他说:我心里只有佛,没有想当国王。于是剖开心腹。弟弟见他心中果有
一佛,遂不作乱。故人称他为开心罗汉。
拱北峰——
拱北峰海拔 569 米,峰顶奇石突兀,精品天成,宝玉石、忧伤贝多芬、欢乐颂谱台、斯大林宣言、犀牛探海、姊妹迎客松、白袍将军、钟馗嫁妹等自然景观,尽显造化精妙。
飞来石历尽千辛从南海普陀飞来,带着南国的吉祥和富庶,护佑兴安的生灵;拱北天狗在忠实地守望着日月峡;再摸一摸充盈生财聚宝灵气的宝玉石,为自己带来幸运和财气,千万不要错过良机。
拱北天狗
登临峰顶,松涛阵阵,近可俯瞰林海云海,远可观日峰月峰的日出日落。景区的林海、云海莫测,云雾缭绕中的腾龙、卧虎二山如白海巨鲸。大自然是真正的巨人,站在它面前,一切的委屈、不平、压抑、苦闷、病痛、彷徨都会被涤荡,留下的是一片湛蓝澄净的天空。
这里是登山健身与赏景的绝佳去处。拱北峰的贝多芬栈道还为游人漫步、遐想、神游提供了方便。
犀牛探海
忧伤贝多芬:拱北峰经典景观之一。
步入贝多忧伤芬栈道,一石突兀横空恰似犀牛探 海,无惧深渊;“仰视”的巨石人面,尽览人间沧桑和苦难。细看巨石人面,眼睛深陷、卷曲的头发偏向一侧。这就是世界著名的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被尊称为乐圣的贝多芬。
之所以称其为忧伤贝多芬,是因为贝多芬一生中有两次大的人生挫折:在他 26 岁的时候,耳朵开始失聪,作为一个作曲家来说,这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45 岁的时候,耳朵完全失聪,恰恰在这个时候,他的女友又与他分手了。贝多芬此时面对人生与事业的多重打击,内心忧心忡忡,然而贝多芬很快跳出忧伤情绪,做出了具有震撼力量的第九交响曲。
贝多芬的这种乐观至上的胸怀感动了一对东北姑娘。顺着贝多芬石向上,那一对姊妹迎客松就是当年的那对东北姑娘。当年的东北姑娘给贝多芬发了一封电报,是这样说的:“贝多芬先生,听说你的女朋友与你分手了,如果你不嫌弃,我们姐俩愿意陪伴你。”贝多芬人生低谷遇知音,内心非常激动,立即乘 A380 来到这里,与这对姐妹日夜厮守,常年相伴,演绎了人间的真情实爱。
贝多芬前面的这块大平面石,就是第九交响曲第四章的《欢乐颂》谱台。
面对《欢乐颂》的谱台,松涛阵阵演绎激扬歌声,一缕阳光突破浓密的云层洒向大地。从贝多芬“经历苦难走向欢乐”的一生中,我们也将获得掌握自己命运的不屈力量。
这首作曲家在全聋状态下创作出的《欢乐颂》,是第九交响曲的高潮部分,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总能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现在也仍然让人倍感亲切和受到鼓舞。
贝多芬栈道
姊妹迎客松:
姊妹迎客松是拱北峰经典景观。两棵红松并立在峰顶岩石上,亭亭玉立,几松枝伸向峡谷,就像一对婀娜多姿的姐妹。这一对红松姐妹,有着美丽的容颜和姿态,一年四季都洋溢着青春的色彩。她们有松的品质,刚直不阿,不畏严寒;她们更有宽容友爱的情怀,把善良的天性传播四海。她们与贝多芬相伴,和朝圣松、不老松、参天松、难忘松友好相处,并依依迎送每天过往的游客,于是人们亲切称呼她们为“姊妹松”。
拱北峰下的平台上有钟馗嫁妹景观:两棵黑树,其中一棵枝叉四向爆开,酷似守护神钟馗的胡子,另一棵婀娜欲奔的是其妹妹,仿佛急于嫁人。他们一起尽职尽责地守护着这神奇美丽的日月峡。
【日月峡传说——姊妹迎客松/作者:王连弟】
相传很久以前,距日月峡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屯,百十户人家,都靠种地狩猎和打渔为生。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幸福美满的田园生活。
村中有户姓云的人家有一对双生子,老大叫云海,老二叫云雾。巧的是邻居家生有一对姊妹花,大的叫红姐,小的叫松妹。两家人毗邻而居,四个孩子青梅竹马。
光阴荏苒,四个孩子渐渐长大,云海、云雾时常帮红姐、松妹家砍柴、担水、种地,红姐、松妹也时常帮云家洗衣做饭。你来我往,两家人就如同一家人一般。
眼看两对孩子到了谈婚论嫁年龄。两家老人虽然都没有提起婚事,但在心里早就认定了这天赐良缘。这年,灾难降临了这里。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伙强盗,要抢占和砍伐山林。于是,小村中的人们推举云海和云雾哥俩为首领,带领村中青壮男人与这伙强盗展开了森林保卫战。一战就是七七四十九天,战斗十分惨烈,最后双方同归于尽,全部战死。
消息传来,村中的男女老幼陷入悲伤之中,红姐和松妹更是悲痛欲绝。姊妹俩不相信云海和云雾会离开她们,每天都来到日月峡拱北峰之上,呼唤着自己心爱人的名字。姊妹俩不吃不喝,呼唤不止,当喊到九九八十一天时,奇迹发生了:红姐三声“云海”之后,只见“云海”出现在日月峡谷之中,身体慢慢变大,最后化作云海护卫在四周山峰之上;松妹三声“云雾”之后,“云雾”化作云雾向上升腾、升腾,汇入云海之中。姐妹俩也幻化成两棵红松,永远矗立在此峰之上。
这两对青年男女,虽然生时没能缔结姻缘,但是死后却可以永远团聚在一起。姊妹松站在山顶天天看着心爱的云雾和云海,常常随着清风摇着手臂为他们翩翩起舞。云雾和云海天天围绕着姊妹松,云化雨,雾凝珠,为她们带来充沛的雨露,滋润着姊妹松。
朋友,当你看到姊妹松沉浸在云雾的海洋里的时候,那是两对忠贞不渝的爱人在相吻相拥。当你看到姊妹松随着山风摇曳着手臂的时候,那是邀请你加入她们欢乐的舞蹈。
此时,“贝多芬”的“欢乐颂”响起,你会自然地融入云海林海,与姊妹松一起,陶醉在大森林的交响乐中。
拱北云海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