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使用指南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作者信息

专业号:李明辉


李明辉的最新文章:

    微信关注

     
    关注“林业产业论坛”微信号:linyedawosi
    经济林:为什么一定要关注微信?
     

    文章信息

    经济林 > 观点评论 > 综合评论 > 正文

    两江新区2011年经济发展报告及2012年展望

    媒体:两江新区  作者:两江新区
    专业号:新闻资讯 2012/6/12 20:27:56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两江新区固本强基、蓄势待发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两江新区全面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以“基础设施建设年”和“重大项目落地年”为主题,以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为目标,将各方积极性引导到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上,引导到优化产业结构和激发市场活力上,经济快增向好势头得到延续,为2012年全面发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2011年经济发展形势

      (一)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主要指标领跑全市

      --经济规模快速扩张。初步核算,新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80.18亿元,同比增长23.6%,比全市增速高7.2个百分点,比全国增速高14.4个百分点,超过市政府下达的全年目标3.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60亿元,下降13.2%;第二产业增加值728.39亿元,增长24.0%,对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5%,拉动经济增长1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35.19亿元,增长24.3%,对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3%,拉动增长11.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2:52.8:46.0,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反应出第一产业逐步消失、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分季度看,四个季度的累计增速分别为20.1%、23.1%、23.2%、23.6%,呈现出“高位回落-企稳-反弹”的运行轨迹。

      --工业经济“先抑后扬”。2011年,笔电代工基地、海尔家电、长客轨道等“新生”力量强势崛起,有效缓和了全国车市“硬着陆”对新区工业的冲击,成为引领工业重回正轨、开启新一轮增长的主动力,保障了工业全局健康稳健发展。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601.65亿元,同比增长28.0%,增速比最低位时回升15.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36.77亿元,增长28.1%。分轻重工看,轻工业占比稳步提高,重工业贡献依然最大。轻工业产值576.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3.7%,增长49.0%,高出平均增速20.9个百分点,对新区工业的贡献率为35.5%;重工业产值1860.08亿元,占76.3%,增长22.8%,对新区工业的贡献率为64.5%。分企业规模看,小型企业活力较强,大中型企业骨干作用明显。小型企业实现产值645.53亿元,增长62.6%,对新区工业贡献率46.5%;大中型企业实现产值1791.24亿元,增长19.0%,对新区工业贡献率53.5%。分登记注册类型看,股份制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在新区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产值分别占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0.6%和39.9%。不同类型企业增速“三升三降”,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增速比上年加快,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增速比上年有所下降。

      --投资力度持续增强。2011年,新区开发建设高潮迭起,建设投资和产业投资同步加快推进,加之是“十二五”规划元年,一批新项目相继启动建设,共同提振了巨大的投资需求。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0.17亿元,同比增长37.1%,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比全市增速快7.5个百分点。大项目、大投入是当前新区固定资产投资一显著特点,投资额500万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178.92亿元,占全部投资的83.6%,增长36.4%,比全市增速快6.4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53.60亿元,增长26.9%,高出全市5.5个百分点。按产业分,第二产业投资309.25亿元,增长52.3%,其中工业投资265.29亿元,增长52.0%;第三产业投资829.24亿元,增长27.6%,其中房地产投资589.83亿元,增长37.3%。按资金来源分,政府主导类投资343.53亿元,增长35.9%;市场主导类投资835.38亿元,增长36.6%。

      --消费市场繁荣有序。在政府持续消费鼓励政策刺激及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显著增强背景下,新区“大城市”、“大人群”发展特征带来了大量消费需求,消费市场供需两旺。全年商品销售总额2716.86亿元,增长37.5%,比全市快8.6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完成销售额2166.50亿元,增长40.6%,零售业完成销售额550.36亿元,增长2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7.66亿元,增长27.0%,比全市快8.3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575.25亿元,增长27.5%,住宿餐饮业完成零售额52.41亿元,增长21.6%。住房消费回归理性,刚性需求支撑楼市。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26.63万平方米,增长4.8%,其中住宅789.45万平方米,增长1.3%;销售额668.09亿元,增长14.1%,其中住宅520.02亿元,增长4.5%。

      --开放门户作用凸显。2011年,新区加强“外引内联”力度,对外开放全面开花,招商引资强势喷发,全市开放“第一高地”位置更加突出。合同外资41.22亿美元,增长124.0%,占全市30.3%,份额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33.45亿美元,增长110.5%,占全市31.8%,份额比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内资866.59亿元,增长65.4%,占全市17.6%。资金流入的前三大行业依次为房地产、工业和金融业,其中,房地产业394.84亿元,增长16.8%;工业170.27亿元,增长41.9%;金融业150.31亿元,增长16.0倍。

      全年进出口总额71.4亿美元,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增长75.7%,比上年加快5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41.1亿美元,增长110.5%;进口额30.3亿美元,增长46.8%。外贸依存度5.1%,出口对经济由负向拉动变为正向拉动。两大对外联系枢纽业务量不断攀高:寸滩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8.52万标箱,增长79.6%。其中外贸吞吐量30.22万标箱,占全部进出港集装箱量的62.3%;江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1905.27万人次,增长20.6%,货物吞吐量23.76万吨,增长21.4%。其中境外旅客进出港43.76万人次,增长46.8%,国际货物吞吐量4.30万吨,增长6.9倍。

      全年招商签约落地项目364个,合同投资总额2238.16亿元。其中:内资项目281个,合同投资总额1626.23亿元,占全区签约项目合同投资总额72.7%;外资项目83个,合同投资总额611.93亿元,占全区签约项目合同投资总额27.3%。

      (二)五大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大产业”架构加速成型

      1.汽车产业稳中求进,逐步由“大”做“强”

      新区现已具备了乘用车、商用车、改装车等完整产品生产线和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初步形成“6 140”(6家整车厂,140家以上专业配套商)的产业集群,为国内举足轻重的汽车产业基地,向建成世界级汽车城目标不断迈进。全年规模以上汽车工业总产值1225.27亿元,同比增长8.6%,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8.2%。汽车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但产品结构逐步向中高端转型。全年生产汽车115.06万辆,占全市66.8%,占全国6.2%,其中轿车产量71.68万辆,增长10.0%,占全市76.5%,占全国7.1%。轿车占全区汽车总产量的比例较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低端的交叉型乘用车(微车)比例则逐渐降低,使单车平均价格上移,单车产值7.33万元,增长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电子信息产业渐成气候,工业产业群再添生力军

      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的笔记本电脑加工基地在2011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后,起势不凡,产能迅速释放。仅四个月左右时间,共生产笔记本电脑339.91万台,12月单月出货量超过百万台。全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118.10亿元,增长7.6倍,对规上工业总产值贡献率达到19.5%,拉动规上工业增长5.5个百分点,超过汽车产业成为新区工业最大的贡献来源。

      3.装备制造业趋向高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全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工业产值480.72亿元,增长21.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5.7%,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4个百分点。以轨道交通、仪器仪表、新能源新光源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展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发展前景看好。轨道交通得益于城市轨道建设大提速,实现了大跨越,全年完成工业产值16.87亿元,增长4.1倍;仪器仪表继续巩固和扩大市场竞争力,完成工业产值86.29亿元,增长23.7%;新能源新光源进入发展战略机遇期,产值规模超过20亿,风电装备、LED、锂电池产业链初步形成。

      4.内需主导型产业加快发展,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新区坚持内需导向的发展战略,消费品生产及流通相关产业不断壮大。制造方面,家电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45.76亿元,增长40.4%,对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为7.8%,新区已成为全市主要的家电生产基地,洗衣机、电冰箱和电视机产量占到全市60%以上;生物医药产业产值30.92亿元,增长14.3%;食品饮料产业产值89.05亿元,增长79.1%;纺织服装产业产值15.71亿元,增长41.8%。流通方面,初步形成了高中低多层次消费市场相结合、大商圈与社区商业相结合、日用消费品与大宗商品相结合的贸易体系,彰显出立足本市、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发展动向。保税港区进出口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中西部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品质最优的红酒交易展示中心已正式进入运营阶段,惠普生产出口采购公司年营业收入超过200亿。

      5.金融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全市金融中心地位基本确立

      2011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12.01亿元,占GDP比重达到8.1%,同比增长62.6%,对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8%,仅次于工业。截至12月末,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410.53亿元,比年初增加803.48亿元,占全市新增存款的33.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065.46亿元,比年初增加903.00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的42.7%。存贷比达到119.2%,保持较大的信贷规模,从而有力支持着实体经济发展。新型金融业发展势头迅猛,金融生态更加多样。目前新区内有176家新型金融机构,全年实现增加值58.84亿元,占全市新型金融业的三分之二,是我市新型金融业主要集聚区。其中:结算类机构实现增加值41.55亿元,融资性担保公司实现增加值8.78亿元,金融租赁公司实现增加值4.76亿元,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增加值3.30亿元。

      (三)提高发展包容性,打造科学发展示范窗口

      1.大步追赶发达地区,提速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新区抢抓中国经济转型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产业西进”的大格局下,正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2011年,两江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部超过浦东新区,多数指标超过滨海新区。这种发展态势更加直观体现在利用国内外资金上,两江新区实际利用内资金额已超过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达到浦东新区的四分之三,滨海新区的一半,而2010年时,还分别只是浦东新区的41.2%,滨海新区的22.6%。

      2.严格落实惠农政策,统筹城乡共同发展

      户改工作与土地开发同步推进,在龙兴、鱼复、水土3个工业园区分别设立了农转城办理平台,全年新增农转城人员5.18万人,自成立以来累计转户近9万人;两江工业开发区累计为拆迁农民解缴养老保险23亿元;开展就业培训4862人次,推荐就业3685人。初步统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741元,增长22.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67元,增长15.3%。城乡居民收入比2.52:1,比上年下降0.16个百分点,比全市低0.6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上年基础上进一步缩小。

      3.提速保障住房建设,加强财政分配调节功能

      切实按照“一改六好”要求,全面启动以公租房为主体的保障房体系建设,大力缓解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年末,在建公租房项目11个,廉租房项目6个,经济适用房项目1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10个,总施工面积1156.97万平方米,全年保障性住房竣工面积146.08万平方米,完成建设投资105.52亿元。财政支出上更加注重民生,积极发挥公共财政的二次分配作用,扩大惠民政策覆盖面,努力减轻中低收入者的支出负担,提高实际收入水平。全年用于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服务等民生领域的资金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54.4%,比全市高4.4个百分点。

      (四)城市建设大马力推进,国家级新区形象开始展露

      一是重大城市功能项目进度加快。江北国际机场完成空港保税区内航空货运站及联络通道建设,东航站区及第三跑道项目破土动工;轨道交通三号线两江段正式通车运营,北延伸段开工建设;会展中心主体建设完成总工程建设任务的60%;江北嘴金融中心已开工38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保税港区(二期)围网区域4.9km2通过验收,建成笔电厂房、仓库、宿舍、办公楼共计约100万m2;两江工业开发区全年启动市政道路17条约162公里,建成道路58.1公里,协调配合市级相关单位启动实施水电气讯污项目48个,建设电力隧道8公里,变电站5座(220kv变电站2座,110kv变电站3座),污水处理厂3座,新(改扩)建水厂4座,拆迁和新建各类管线150公里;二是城市环境建设全面展开。主城最大的人工森林公园照母山森林公园、中西部最大音乐喷泉广场两江幸福广场、占地3300亩的园博园相继建成开园,总面积6000亩的龙湾森林公园、九曲河湿地森林公园和蔡家森林公园同时开建。三是大力保障落地项目用地。全年共完成征地11.83万亩(78.9km2),实施平场4.45万亩(29.7km2),建设标准厂房175.71万m2。其中,两江工业开发区取得征地批文8.7万亩(58 km2),实施征地8.1万亩(54km2),累计征地已达15.4万亩(103 km2),占工业开发区可建设用地(212 km2)48.6%;完成平场面积2.25万亩,累计实施平场3.55万亩。

      二、2012年经济前景预判

      展望2012年,宏观经济形势将更加复杂多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增多。国际方面,欧债危机和中东政局走向,牵动着世界经济神经,可能引起全球总需求、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国内方面,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进入“深水区”,全年经济增速放缓概率较大,“求稳”是总基调。对两江新区而言,虽然不可避免将受到外部环境干扰,但经过两年的强基础,蓄能量,多方面利好将陆续释放,经济自主增长动力显著增强。一是产业支撑点增多:长安福特三工厂正式投产,汽车工业注入新活力;长安汽车多款自主品牌战略车型将面市,一定程度改善受微车市场萎缩引起的业绩下滑;笔记本电脑产业步入正轨,预计全年产量达到1500-2000万台规模;韩泰轮胎、精进能源、格力制冷园、力帆实业等一批招商项目将相继实现产出;云计算产业初见成效,年内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太平洋电信数据中心30万台服务器将正式运营;金融业正处于快速上升期,各类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数量和质量都达到新的高度,在银行、证券、保险传统金融机构汇聚两江的同时,新型金融力量正在日益壮大;国际会展中心今年将投入使用,进一步带动新区高端商贸服务业发展。二是投资动能保持强劲:“十二五”规划深入推进,前期储备项目逐渐落地,“百日会战”集结号已经吹响,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功能设施建设将全速推进,两江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会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云计算服务中心、礼嘉商务聚集区、江北机场四期扩建、一横线道路工程等重大续建项目今年将进入建设高潮,渝利渝万交叉道路、复盛高铁站城市综合体、标准厂房等一大批新建项目将在年内陆续上马。三是出口拉动力进一步提升:加工贸易产业逐渐成熟,实力大大增强,三家笔电代工巨头有望再造一个两江外贸;一般贸易形势向好,汽车摩托车、机电产品等传统优势出口产品将维持较快增长;保税港区作为对外开放“火车头”的作用愈发明显,所产生的磁极效应使更多的外贸企业落户新区;出口市场不断拓展,特别是随着“渝新欧”货运线路运行常态化,两江新区已成为中欧贸易的“前哨”,欧洲将成为继美国和东南亚后新区又一重要出口目的地。

      由以上分析可见,新区当前发展基本面总体有利,内生增长动力较足,向上支撑因素比较充分,我们预计两江新区2012年将承上启下、全面发力,经济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阅读 497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运营:经济林网

    京ICP备05067984号-24

    基于 E-file 技术构建